部分农村早婚现象的法律分析

部分农村早婚现象的法律分析

ID:39567262

大小:85.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7-06

部分农村早婚现象的法律分析_第1页
部分农村早婚现象的法律分析_第2页
部分农村早婚现象的法律分析_第3页
部分农村早婚现象的法律分析_第4页
部分农村早婚现象的法律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部分农村早婚现象的法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目录摘要II一、四格乡的基本情况III二、盘县四格乡早婚问题的现状及其原因IV(一)盘县四格乡早婚问题的现状IV(二)早婚给当今社会带来的问题V1.农民工问题V2.感情不牢离婚率高V3.影响工作与学习,妨碍成才V4.影响身心健康VI5.经济负担过重VI6.人口压力,社会稳定等问题使得政府不能全部去顾及VI三、早婚现象存在的原因VII(一)受传统思想影响的“父母之命”VII(二)青年男女自身价值观,人生观的扭曲VIII(三)法律制度与自身利益的“矛盾”VIII四、解决四格彝族乡早婚问题的路径选择X(一)教育乃国之根本,加大教育程度

2、X(二)各级政府加大《婚姻法》的普及,加大对婚姻的监管XI(三)青年男女增强自身“软实力”改变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XI(四)对“早婚”实行有效的社会控制和社会管理XII结语XII参考文献XIII部分农村早婚现象的调研报告——以六盘水市盘县四格乡为例摘要我国婚姻法第二章第六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思想的进步,在发达的城市,多数青年男女倾向于晚婚晚育,与此同时,偏远的农村青年男女们并不倾向于晚婚晚育,他们过于年轻就已进入了婚姻的殿堂。在此次盘县四格乡的调研

3、中,我们了解到早婚的原因,一方面是父母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觉得“早成家早好”,而且可以减轻自身的负担。另一方面是青年男女对婚姻的认识不够,在因为各种原因辍学之后,看到同龄人都已结婚,便觉得自己也该结婚。最后是因为《婚姻法》不够普及。而这种现象在当今社会中也越来越普遍,所以应该在改变青年男女思想的同时,也要加强贫困地方的经济发展等,才能相对的减少早婚现象的发生。关键词:早婚;法律制度;思想;计划生育紧紧围绕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确保实现“三降一升”(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和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符合政策生育率上升)的思想,以构建社会主义

4、和谐社会,根据黔党发【2007】4号文件精神,积极的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强化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当今社会,农村的早婚现象引发了人口、经济、国家制度的忽略等问题,根据此现象为了能找出更好的解决方案。2013年六盘水师范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以“农村早婚现象的法律研究”为实践主题活动,深入贵州六盘水市盘县四格乡进行调查活动。调研团队共7人,为了使调查的成果更具准确性和有效性,力求为当今社会的突出问题找出可行的方法,将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早婚现象做了调查,以盘县四格彝族乡为个例,展开为期一周的专题调研活动,走访了四格乡

5、近20年的早婚现象,通过填写分析调查问卷、从民政部门获得的婚姻登记情况以及公安局的户口登记情况等资料得到信息,由于人力、物力、财力有限,我们以调查问卷为主,访谈为辅。由于村与村之间的距离较远,我们只走访了二台坡村和坡上村两个村,共填写了200份调查问卷,收回189份,其中有效问卷180份,有效率占90%。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一、四格乡的基本情况盘县四格彝族乡位于盘县最北端,地处东经104.37—104.25度,北纬26.11—26.16度,东与水城县云盘乡相接,南与坪地乡毗邻,西与云南田坝镇隔河相望,北与水城县鸡场乡相望,素有

6、盘县“北大门”之称,乡镇府驻地二台坡村,距盘县红果新县城分别为96公里。国土面积108.6平方公里。辖9个村民委员会,116个村民组。人口24293人。农业人口23305人,非农业人口988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3794人,占16%,有彝,白等民族,以彝族居多。是盘县典型的农业乡。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小麦,洋芋,荞子等,有少量稻谷出产。境内两水线(两河—水城)通过全境,有乡村公路通各村。平均海拔2000米,年降雨量1243.4毫米,无霜期209天,平均气温11.9摄氏度,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属典型的峰

7、丛盆谷地貌。耕地面积40980亩,其中:旱地40340亩,水田640亩。有林地面积69689.7亩,森林覆盖率37.3%。粮食总产量7217吨,农民人均占有粮食315公斤。中国历史上有早婚的习惯,《周礼.地官.媒氏》:“规定,男不超过三十而娶,女不超过二十而嫁。”【1】统治者为增殖人口,多征赋算,或为及早承断帝位,传宗接代,往往下令民间早婚,并亲身实行之。民间从增添家庭劳力,保证财产后继有人等因素考虑,也普遍实行早婚。各代,早婚从未得到真正的控制,因而童幼许婚、指腹为婚等成为普遍的事实。从宋朝到清朝的法定婚龄一般都是男16岁,女

8、14岁,周《勾践灭吴》中即有“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一说。青年,对青年的年龄界限,目前在国内外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根据人的心理、生理、社会特征均有不同的划分。【2】联合国卫生组织1992年对青年的年龄界定为18至44岁。【3】我国1950年婚姻法规定男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