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2014年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ID:39575625

大小:419.86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7-06

2014年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_第1页
2014年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_第2页
2014年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_第3页
2014年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_第4页
2014年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年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填空题(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这三级课程指____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答案】【解析】国家2、党的十八大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对教育提出一系列新要求、新论断,其中把____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提出。【答案】【解析】立德树人3、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是教师能否自觉关注____。【答案】【解析】学生4、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

2、其标志是1879年德国学者____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答案】【解析】冯特文档来源:准题库APP5、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俄国著名心理学家、生理学家、高级神经学活动学说创始人____。【答案】【解析】巴甫洛夫6、能从事物不同方面和不同联系上思考问题,这种特性指思维的____。【答案】【解析】广阔性7、遗忘的一般规律是遗忘的数量随时间的进程而递增,且递增速度____。【答案】【解析】先快后慢8、____是我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答案】【解析】莫言9、从个人层面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爱国、敬业、诚信、____。【答案】【解析】友善1

3、0、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三个自信”是____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答案】【解析】道路11、我国现阶段实施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____年秋天从小学一年级启动的。文档来源:准题库APP【答案】【解析】200112、与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评价相配套的三维评价标准包括____、____、____。【答案】【解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3、积极倡导____的学习方式是本轮课程改革的一个改革重点。【答案】【解析】自主、合作、探究14、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____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部专门为教师制定的法律。【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

4、和国教师法》15、在教育活动的诸多要素中,____和____是最基本的要素。【答案】【解析】教育者受教育者16、____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推进今后各方面改革深化的指导性文件。【答案】【解析】十八届三中全会17、中国第一个现代学制颁布于____年。【答案】文档来源:准题库APP【解析】190218、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____,在教育过程中起____作用。【答案】【解析】领导者主导19、教学原则是教学必须遵循的____。【答案】【解析】基本准则20、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____。【答案】【解析】《学记》二、单项选择题

5、(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并将其代码填在相应的括号内。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1、5分,共27分)2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并实施于()年。A、2001B、2005C、2010D、2013【答案】C【解析】略。22、马克思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的方法是()文档来源:准题库APPA、强化现代科学教育B、运用现代教育技术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全面改革课堂教学【答案】C【解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也是唯一途径。23、学生享有的受教育权包括宪法规定的受教育机会权、条件权和()

6、A、名誉权B、公正评价权C、隐私权D、人格尊严权【答案】B【解析】受教育权是中国公民所享有的并由国家保障实现的接受教育的权利,是宪法赋予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公民享受其他文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其内容包括受教育机会权、条件权和公正评价权三个方面。24、“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说明教师劳动具有()特点。A、连续性B、示范性C、长期性D、创造性【答案】D文档来源:准题库APP【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特点的典型体现。25、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是()A、成立班委会B、开展班级活动C、形成正确舆论和良好班风D、确立了班级工作计划【答案】C【解析】略。26、下列不能够反映学生认

7、识规律的教学原则是()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巩固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答案】B【解析】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根据认识的规律和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制定的;巩固性教学原则是由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决定的;启发性原则反映了学生的认识规律性;而因材施教原则是由学生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和我国教育目的中个性发展的要求所决定的。因此,因材施教原则不能反映学生的认识规律。27、从本质上说,德育过程是()A、个体与环境的统一过程B、个体与社会的统一过程文档来源:准题库APPC、个体与教育的统一过程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