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城市二元结构难题

如何破解城市二元结构难题

ID:39638993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08

如何破解城市二元结构难题_第1页
如何破解城市二元结构难题_第2页
如何破解城市二元结构难题_第3页
资源描述:

《如何破解城市二元结构难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国际传媒学院新闻12—1班XXX如何破解城市二元结构难题  【内容提要】:“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是我国面临的重要任务,通过分析二元结构形成原因和城乡差别发展过程,并概要分析国外经验,说明我国正处于城乡一体化探索阶段。这个阶段我国应以继续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作为动力,以“农民非农化转移、新农村(含小城镇)建设、农业现代化”为内容,以区域协调机制为手段,分区域、分阶段、分重点,稳步强化区域互动、缩小城乡差别、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争取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关键词:二元结构;城乡一体化;区域协调发展近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一次座谈会上强调,要着力

2、破解城市内部二元结构难题,走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虽是针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所言,其实也是整个中国城市发展需要面对的一大现实问题。  这几年我国城市化发展很快,已进入到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成长期。与此同时,一些城市的内部二元结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一方面,各种现代化设施逐步完善,娱乐休闲日渐丰富,人均收入水平大幅提升,中高收入群体人数倍增;另一方面,仍存在为数不少的低收入者,他们的生活条件、薪酬福利远不及城市平均水平。这二者生存状况的巨大差距,繁华的城市中心区与简陋的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并存,在城市内部形成明显反差,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可以说,近些年城市

3、社会中凸显的棚户区居民、农民工、“蚁族”、“蜗居”等群体问题,就是这种二元结构的反映。这些人,一部分是在城市转型过程中,因种种原因未能搭上发展快车,逐渐被边缘化;还有很多则是刚入城的新市民。这部分人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也有教育程度不高的,在这个城市没什么根基,一切白手起家。他们奔波于城市生活各行各业,为城市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3国际传媒学院新闻12—1班XXX  生活在同一个城市,服务于同一城市,却没有同样地享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成果。住房条件差、社会保障跟不上、孩子上学难,偶尔还会遭遇“同工不同酬”等就业歧视,自然容易缺乏归属感与安定感。随着他们的利

4、益诉求、权利意识与日俱增,如果不加以重视,长期的艰难境遇以及逐渐累积的不公正感,不仅会加深这一群体与城市的疏离,导致二元结构继续分化,贫富差距继续拉大,更会引发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这将给城市进一步发展埋下隐患和风险,削弱城市发展的动力。如若再与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叠加、发酵,对社会的冲击可想而知。     创新发展路径加快推进步伐  相比于苏南等发达地区,我市城镇化水平不高,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压力更大、任务更重。从直观看,我市镇村产业支撑不强,城镇化质量不高,农村发展滞后,但这仅仅是城乡二元结构中最为“可视”的部分。我们更需要寻找城乡二元结构的内在“机

5、理”,进而明晓城乡一体化之所以为“基础”战略的根本原因。  首先,城乡投入二元化结构仍然存在。数据显示,2008年—2012年,全市城镇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由382.12亿元上升到848.69亿元,占全市投资总额的68.4%;而农村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由23.32亿元上升到57.21亿元,仅占全市的4.6%。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投资中,农业投资为6.64亿元,在三次产业中占比仅为0.5%。城乡建设和产业投入的二元化必然带来一系列的“二元化后果”:2012年我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已由2008年的8350元扩大到13157元。此外,在基础设施

6、水平、公共服务水平、社会保障水平以及消费水平等方面,我市城乡之间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  其次,城乡规划破解二元化结构刚刚起步。长期以来,包括淮安在内的大多数地区的区域发展规划均以城乡分治为前提,直至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正式颁布,城乡规划统筹才从国家层面获得推进实施的法律依据。与全国大多数地区一样,我市规划工作总体上存在“重城轻乡”现象。农村在2005年以前没有规划,之后也只编制了简单的村庄布局规划。从2010年起,才对市辖区内村庄开展规划试点。3国际传媒学院新闻12—1班XXX  最后,农村体制机制改革有待深入。一方面,农村生产

7、经营体制机制落后。以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为代表的新型经营主体数量少、实力弱,难以发挥支撑带动一方产业发展的骨干龙头作用,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突出。另一方面,城乡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亟待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无组织、自发性“外流”现象突出,低技能、体力性低端就业仍占多数。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机制不合理,农村腾出的建设用地,多被调剂到城镇,增值收益很少返还给农村,再一次形成了城市对农村的挤占。农村资本市场培育不足,投融资平台发展滞后,金融服务严重不足,资金要素供给亟待破局。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