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访贤录

蔡元培访贤录

ID:39643796

大小:2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08

蔡元培访贤录_第1页
蔡元培访贤录_第2页
蔡元培访贤录_第3页
资源描述:

《蔡元培访贤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蔡元培访贤录 作者江东出身于浙江名门沈家,祖父沈士远、叔祖父沈尹默和沈兼士是20世纪20年代著名的“北大三沈”教授,耳濡目染的文化熏陶以及诸多名人的逸闻趣事使得江东的一篇篇小文章显得情趣浓浓,怡乐深深。书中记叙了蔡元培、陈独秀、胡适、马一浮、李石曾、夏丏尊、沈尹默、丰子恺、张大千等众多文化名人的治学之道,61篇文章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名人采访以及书画点评。  蔡元培(号孑民)于1916 年秋从德国回国,1917 年1 月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当时,北京医专校长汤尔和往访北大教授沈尹默谈论此事。沈尹默说:“孑民先生久负重名,我们(及其兄弟沈士远、沈兼士)都会支持他把北大办好。”汤尔和

2、与蔡元培早年至交,他是竭力推崇蔡元培接办北大的,得知“三沈”热情支持,十分高兴,急把此意告诉了蔡元培。汤访沈后的第三天上午,沈尹默在北大译学馆上文史课时,忽接传达室通知,说有一位叫蔡鹤卿的来访,当沈一见是蔡元培,又喜又惊,但心里又想:全校都知道蔡元培即将到任(在未接办前仍由预科学长胡仁源主持校务),蔡先生阅历深广,应知道这里人员复杂,会引人猜疑。如要看我,可到我家去。这回可不注意得失了(摘原始手札)。蔡一见沈尹默就直率地说:“此次由尔和兄介绍,特来先相识一下,并想听听先生的课呀。”两人虽初次会面,一晤情深,沈尹默即约定改日回访。  沈尹默自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的第二年春(即1

3、913年)进北大任教,当时,学校新旧两派之争,十分激烈,在教育思想上的分歧是水火不相容的。沈尹默三兄弟、马幼渔两兄弟、周树人两兄弟、钱玄同等代表新派人物,后又有李大钊、陈独秀、高一涵、刘半农、胡适等进北大,新派力量不断壮大。那些复古的旧派人物如辜鸿铭、陈汉章、黄季刚、林纾等,虽和新派同堂教学,却貌合神离,还不时撰文攻击新派。  几天后,沈尹默回访蔡元培,作了治校大计长谈。沈对蔡说:“蔡校长,这次北洋政府借您的名声接办北大,这是有条件的。如果您的办校主张和他们大相径庭,他们马上会排除您。所以,您对北大现况应进行整顿,但要注意改进一件事,要果断而稳妥,如来个反复失败,那比现在情况更

4、坏。”(摘原始手札)蔡听了点头会意。他问沈尹默改革之策,沈即建议必须要求北洋政府作出保证:(一)北大经费要破例增加,保证按期拨给不拖欠;(二)建立教授治校,成立评议会(沈解释即使校长撤换,学校教授有权治理,不会出乱子);(三)规定一个年限,选派教员、学生出国留学,继续教育革新。蔡听了连连点头称是。  此后,汤尔和又与沈尹默一起向蔡校长推荐陈独秀为北大文科学长(即文学院院长)。蔡接任后,坚决维护新派,但也不急于排除旧派。按他的主张:“夫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蔡元培的“兼容并蓄”方针,在“五四”运动以前,对逐渐改革封建教育,开创学术思想自由的办校新风,并为“五四”新

5、文化运动的兴起提供了良好的基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