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施工测量》PPT课件

《线路施工测量》PPT课件

ID:39663476

大小:337.1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7-08

《线路施工测量》PPT课件_第1页
《线路施工测量》PPT课件_第2页
《线路施工测量》PPT课件_第3页
《线路施工测量》PPT课件_第4页
《线路施工测量》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线路施工测量》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线路施工测量任务:测设中桩、边桩等各种桩点,为线路施工提供依据。内容:线路施工复测设置护桩路基边坡放样路基竣工测量线路施工测量施工开始前,检查恢复定测桩点。目的:恢复定测桩点检查定测质量工作内容:恢复控制桩点线路转向角观测中线测量曲线测设基平测量中平测量(应尽量按定测桩点进行)一、线路施工复测施工复测的精度与定测相同当复测与定测成果的不符值在允许范围内时,应采用定测成果。复测成果与定测成果的不符值超限时,应再作复测,当确认定测资料精度不符合规定时,应改动定测成果。为了施工方便,在施工复测时也要:

2、增设一些水准点适当增加中线桩和横断面的密度平坦地段50m/个起伏较大的地段20m/个(测量精度与定测相同)水平角:30″距离:钢卷尺1/2000光电测距1/3000转点点位:横向差≤5mm/100m或≤20mm/400m曲线横向闭合差:10cm水准点高程闭合差:30(mm)中桩高程:10cm限差规定:在施工范围以外的稳固地方另外设置一些桩点,与被保护的控制桩构成一定的关系,一旦控制桩被破坏,可根据这些桩点用简单的方法恢复。护桩应根据控制桩周围的地形、地物条件,按图所示的其中一种形式进行布置。二、护桩设置护桩

3、的位置应绘制草图并用文字予以详细说明目的:根据路基的设计横断面和中桩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路基填挖边界(即路堤的坡脚线和路堑的坡顶线),以便根据边桩确定路基填筑或开挖的范围。计算法方法图解法试探法三、路基边桩测设如果地面平坦,中桩到边桩的距离为b—路堤顶面或路堑底面(含侧沟和平台)的宽度m—路基边坡系数H—路基填挖高度1.计算法地势比较平坦,横断面测绘精度较高。可以在路基横断面设计图上直接量取中桩到边桩的距离,然后在现场进行放样。2.图解法地面横向坡度起伏较大,两侧边桩到中桩的距离相差较大时使用。3.试探法路堤

4、:先估计边桩大致位置1点处(上坡)测出水平距离D1′,高差h1;路基面到1点的高差为H–h1,在此高差时,中桩到边桩的水平距离应为:ΔD=D1′–D1若ΔD0向内移动略小于ΔD若ΔD0向外移动当ΔD≤0.1m时,则可认为观测位置就是边桩的位置。下坡一侧由于观测点相对于中桩的高差是负值,上式仍然适用。(移动量略大于ΔD)路堑:先估计边桩大致位置1点处(上坡),测出:水平距离D1′、高差h1路基面到1点的高差为H+h1,在此高差时,中桩到边桩的水平距离应为:ΔD=D1′–D1若ΔD0向内移动略大于ΔD若ΔD

5、0向外移动下坡一侧仍然适用。(移动量略小于ΔD)注意:H—路基填挖高度的绝对值h1—观测点相对于中桩的高差,应考虑正负号。任务:确定路基施工完成后线路中线的位置检查路基施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内容:中线测设高程测量横断面测量四、路基竣工测量根据护桩恢复中线控制桩并进行固桩进行中线贯通测量桥涵隧道:从桥隧的中线向两端贯通。中线里程应全线贯通,消灭断链。直线段每50米、曲线段每20米测设一桩。在平交道中心、变坡点、桥涵中心、铁路的道岔中心测设加桩。1.中桩测设将水准点移到稳固的建筑物或邻近线路的稳固基岩上

6、,否则应设置混凝土水准标石。全线贯通水准点高程,消灭断高。中桩高程测量按复测方法进行,路基面实测高程与设计值相差应不大于5cm。3.横断面测量主要检查路基宽度、边坡、侧沟、天沟等构筑物的尺寸,其误差应不大于5cm。2.高程测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