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与变革》读后感

《中国:传统与变革》读后感

ID:39757394

大小:75.74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7-11

《中国:传统与变革》读后感_第1页
《中国:传统与变革》读后感_第2页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与变革》读后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传统与变革》读后感——世界从未遗忘中国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从小学习中国人自己编写的中国传统历史,从小被教育中华文明是何等灿烂辉煌,中国文明是何等博大悠远,因而也从未怀疑过历史的真假,纵然大多数中国历史是真实的,但总也排除不掉我们身为中国人身在这片土地的民族自豪感,总是不能完全站在中立的角度看待本国历史问题。然而,文以载道,史以道今,要从历史里了解中国需要有更多的角度。时间封印住一切,过往的事情已无人能改,但对事情的记述却难免作者的或有意或无意的局限性。如何读到理智的历史,客观的历史,是我一直追寻的。而费正清,这位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美国最负盛

2、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汉学泰斗,“头号中国通”,撰写的《中国:传统与变革》,以理性宏观的视角,客观精炼的语言展现了中国浩瀚的历史,并且深刻地揭示了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内涵和原因。阅读《中国:传统与变革》,所读到的不是孤立离散的历史事件、苍白无力的人物描述,而是可以通过费正清抽丝剥茧的分析,了解整个社会的运转、体制的优缺、文化传统的发展,内容涉及政治、社会、文化、经济、军事、教育的传承与流变。其中,费正清的不少独特观点以及角度让我记忆尤深。汉字,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费正清站在历史的角度上深刻的分析了其利与弊。“与西方较为简便的字母文字相比,汉字具有不

3、少缺点,汉字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掌握,笔画复杂,强调死记硬背地认字,对中国人的教育可能造成某种束缚,尽管这对发展记忆力颇有好处。随着当代教育的普及,汉字已日益成为读写的障碍。印刷和打印困难。优点方面,文字的象形和复杂性,比字母具有更多的美学价值。”而汉字也是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族的原因之一。汉族文化中心主义,中国长久以来一直都是东亚文明的中心,天生的优越感,传统格局的惰性与顽固,以及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封闭自足,这一切都使得中国面对西方的挑战时反应迟钝、举步维艰。这种以中国为世界中心,以汉族政权为中国正朔的意识形态帮助中国人在遭受异族入侵及统

4、治时保持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并最终成为胜利者。同时,也导致了中国人对外来事物的普遍排斥。中国对外部世界的憎恶与轻蔑,以及一味关注本国事物的狭隘视野,逐渐演变为一种民族中心主义思想。也一方面的解释了近代中国发展缓慢的原因。而在如今变化与发展的时代,如何放低我们曾经“泱泱大国”的姿态,对于“汉族文化中心主义”的反思就显得尤为重要。书中费正清从社会学和制度上对中国现代化缓慢的解释,也让人耳目一新。他提到,中国社会幅员辽阔,组织牢固,无法迅速转变为西方组织模式,而中国只有等到大部分传统社会的虽已摧毁但仍延续的结构被摧毁后,才能建立起现代化中国。这一观点深刻反

5、应了其对传统中国的客观态度。中国的版图和惰性,还有儒家的国家型社会所独具的某些特征,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在讲述中国的发展过程中,费正清用同一时期多国横向对比的写法,将中国置于世界舞台上,以全新的角度将中国历史更加清晰明了的展现。书中提到,1868-1912年时期日本的成功更加突出了同一时期中国的失败,同处于被压迫,主权损害的不平等条约下,日本仅靠一代人的努力便赶上了西方,而中国,因惰性等其他原因,一直处于衰落趋势。本书用了大约一半的篇幅,讲述了从上古到1840年左右的历史,而从清朝的民族危机开始到改革开放时期则用掉了另外一半的篇幅。足以见得,费正清

6、大概是对中国近代有读到见解,而其独创的“冲击—回应”模式的讨论则让人眼前一亮,将近代中国的一些举措视为西方冲击的回应,这样观点确实是值得我们思考的。19世纪的中国在面临西方世界的冲击下,采取了一系列自觉自强的改革,或者说回应,其民族自觉性逐步觉醒。费正清在书中叙述的儒家政府中兴的问题,中国的外交问题都是值得我们讨论的。费正清站在太平洋对岸,站在中国传统文明的对岸,站在上下5000年辉煌、屈辱、繁荣、衰败、开放、保守、稳定、动荡不一而足的历史对岸,竭其所能,完成了这部对中国历史的概览。也尽可能中肯的对中国历史,尤其中国近代史以西方人特有的敏锐、客观、

7、开发的态度做出评价与分析,让久在红色历史读本浸泡中的我对中国,这片我最熟悉的土地,有了新的认识与见解。历史不会重演,但会惊人的相似。让我们铭记近代中国,铭记那个艰难时代。班级:16统计1班姓名:王馨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