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法律制度第6节(I)

专利法律制度第6节(I)

ID:39771338

大小:1.34 MB

页数:77页

时间:2019-07-11

专利法律制度第6节(I)_第1页
专利法律制度第6节(I)_第2页
专利法律制度第6节(I)_第3页
专利法律制度第6节(I)_第4页
专利法律制度第6节(I)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利法律制度第6节(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节授予专利的条件一、消极条件(一)违背法律和社会公共秩序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我国专利法第九条:“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产品本身不违法,对其滥用才导致违法的不在此列。如:棋牌、医疗用麻醉剂等。(二)科学发现不能被授予专利;(三)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不能被授予专利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不是自然规律的利用过程,更不是一种技术解决方案,它的作用对象是人,直接作用于人的思维,而与产业上的技术活动没有直接关系。因此,诸如竞赛规则、统计方法、逻辑方法、科研方法、计算方法、分类方法,解迷方法、速记方法、检索方法等,都不能成为专利法保护的对象。(四)疾病

2、的诊断和治疗方法;1、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方法,是以人和动物为对象的,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过程,充满了人为的主观因素,不能在工业上应用,不属于专利意义上的发明创造。2、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医疗活动直接涉及到人类的健康,不能由某个人垄断。但诊断治疗的仪器、工具、器械医疗设备,与普通产品一样可获得专利。(五)动物和植物品种不能被授予专利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法国、意大利、德国、波兰、日本、丹麦、英国等少数国家对植物新品种授予专利权,只有罗马尼亚、匈牙利授予动物新品种以专利权,而且,上述各国在法律中一般就此作了特殊的规定和限制。大多数国家对动植物新品种不给予专利权,而是倾向于以其他方式加以保护。如,

3、我国于1997年颁布了〈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我国〈专利法〉第25条第四项明确规定对动物和植物品种不授予专利权。但是,生产动植物品种的方法仍可以受到专利法的保护。这里的生产动植物品种的方法,是指生物方法以外的方法,如辐射、保温、施肥以及人工养殖、人工栽培等,它们与一般的方法发明一样,可以获得专利。至于本质上属于生物学的或遗传学上的动植物品种培育方法,不授予专利权。一般认为,微生物不属于动植物范畴,微生物方法以及利用微生物品种培育方法,可以授予专利权。(六)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不能授予专利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是指由核裂变或核聚变的方法制造的元素或化合物。除美国、日本以外的所

4、有其他国家,都规定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不授予专利权。1、这首先是因为它们是核武器生产的重要原料,与国家安全与公共安全关系密切;2、其次是为了不让其他国家在本国取得原子能方面的专利权,使本国的核工业得以发展。必须注意,不仅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不能被授予专利权,就是原子核变换方法本身,也不能受到专利保护。(六)其他不授予专利的技术领域主要集中在食品技术领域,化工(包括药品)技术领域。二、授予专利的必备条件(一)新颖性1、新颖性的定义我国〈专利法〉第22条第2款规定:“新颖性,是指在申请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

5、众所知,也没有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由他人向专利局提出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2、公开的概念和方式(1)概念:公开即指一项技术被公诸于众,必须针对不特定的人进行。(2)公开的方式1)以出版物方式公开;2)以使用方式公开;3)以其他方式公开,包括口头方式、广播电台或电视台、电子网络等传播方式公开。3、不丧失新颖性的公开我国专利法规定,有下列情形,属于在申请日前六个月以内的,不丧失新颖性:(1)首次展出:指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第一次展出的发明创造。(2)首次发表:指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包括技术鉴定会议)上第一次发表的发明创造。(3)他人未经

6、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总结:但效力十分有限,不像优先权那样有排除第三人申请的效力。(二)创造性1、创造性的概念:根据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创造性是指同申请日以前的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新颖性解决技术方案的新与旧的问题,创造性解决技术方案水平高与低的问题,都是授予专利权的必备条件。2、创造性的判断(1)判断创造性的人应是发明创造所属专业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2)开拓性的发明创造具备创造性;(3)若发明创造的目的和效果具有不可预测性,则该发明创造具有创造性;(4)根据发明构成的难易程度来判断其创造性。(三)实用性——根

7、据我国《专利法》第22条第4款:所谓实用性是指发明或指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主要从三方面进行衡量:1、可实施性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必须能够在产业上进行制造或者使用,不能仅限于构思。2、再现性发明或实用新型必须具有在规定条件下多次重复实施的可能性。3、有益性必须能够带来积极的效果。第五节专利申请、审批制度一、专利的申请(一)专利申请的原则1、书面原则指申请人为获得专利权所需履行的各种法定手续必须依法以书面形式办理。同样适用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