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法在我们身边

主题班会法在我们身边

ID:39807008

大小:262.25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7-11

主题班会法在我们身边_第1页
主题班会法在我们身边_第2页
主题班会法在我们身边_第3页
主题班会法在我们身边_第4页
主题班会法在我们身边_第5页
资源描述:

《主题班会法在我们身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法制在我们身边——主题班会小学五年级你能说哪些事是我们未成年人不应该做的吗?说一说事例一:某小学五(2)班学生小明和小科之间有意见。一天下课后,两人发生争吵。当时正是夏天,小明穿了一件白衬衫在前面走,小科在他后面边走边吵。小明心急说了句难听话,小科一时发火,就从书包里拿出一瓶黑墨水向小明身上扔去,把他的白衬衫弄脏了。小科这样做是什么行为呢?案例分析事例二:某小学五年级学生小林,平时喜欢开玩笑,爱对同学搞恶作剧。一年夏天,临近期终考试时,老师让同学们在教室自己复习功课。小林身旁有一个比较胖的同学小

2、辉,这个同学晚上在家常常看电视看到很晚,第二天睡眠不足,就趴在桌上打瞌睡。今天他又迷迷糊糊地打起瞌睡来。小林先是摸摸他的头,没有反应,又叫了几声,还是不醒。于是小林就用笔画小辉的眼圈,结果把小辉的眼睛刺瞎了。在这种情况下,小林的行为又是什么呢?事例分析:小科的行为:违法,但还没构成犯罪。他用黑墨水弄脏了小明的衣服,只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损害,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小林的行为:犯罪,属伤害罪。小林搞恶作剧,造成了小辉眼瞎的终身残疾,后果十分严重。违法:只要违反法律规定,不履行法定义务,侵犯他人权

3、利,造成社会危害的行为就是违法。犯罪:严重的违法行为构成犯罪。关系:违法不一定是犯罪,犯罪一定又是违法行为。一个人如果经常有违法行为,又不加以改正,总有一天会由一般违法变为犯罪。事例三:一天,某小学六年级学生在上学路上拾到一只皮包,内有5000元现金。失主知道后,向该生索要。该生不同意,说:“我是捡来的,不是偷来的,干嘛要还你?我捡到的就归我所有。”该生说得对吗?拾到东西真的就可以归自己所有吗?事例分析:该生的说法是错误的。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别人在路上或其他地方丢失的东西,别人不慎掉到水里漂

4、浮过来的东西,以及农民养的牛、羊等跑丢了的,都不能说谁捡到就是谁的,无论谁捡到别人丢失的东西都不应自己占有,应交给失主才对。可见,拾到东西不愿归还是违法的。说说身边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说一说事例四:北方某所小学里曾发生一起因不遵守公共秩序一起的惨案:“铛……铛……铛……”,上午第二节课下课的铃声刚打过,同学们就纷纷从各班教室里奔出来,争先恐后地向楼梯口跑去,准备下楼去做课间操。不一会儿,整个楼梯上都挤满了人,后面的学生嫌前面的学生下楼太慢,拼命向前推挤,前面的一排同学经不住后面的挤压而被推倒,后

5、面的同学身不由己地压上来,于是惨剧发生了:压死(踩死)小学生20多人,压伤几十人。事例分析:是否遵守公共秩序,关系到人们的人身安全,所以每一个小朋友都要从小养成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好习惯。1、哪些地方属于公共场所?需要遵守哪些秩序?2、学校也是公共场所,你觉得哪些时间、哪些地方尤其要遵守秩序?讨论:人人争做遵纪守法的小公民。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结束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