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七言律诗赏析

精品七言律诗赏析

ID:39828588

大小:92.82 KB

页数:55页

时间:2019-07-12

精品七言律诗赏析_第1页
精品七言律诗赏析_第2页
精品七言律诗赏析_第3页
精品七言律诗赏析_第4页
精品七言律诗赏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七言律诗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品七言律诗赏析目录1、登黄鹤楼——唐:崔颢12、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23、锦瑟——唐:李商隐34、行路难——唐:李白45、蜀相—唐:杜甫66、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韩愈77、 游山西村—南宋:陆游88、咏怀古迹(其三)---唐:杜甫9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1010、登高—唐:杜甫1211、西塞山怀古—唐:刘禹锡1312、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唐:李商隐1913、积雨辋川庄作—唐:王维2014、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李商隐2415、过零丁洋--宋:文天祥2816、自嘲--近代:鲁迅3117、遣悲怀·其二—唐:元稹3318、长征--- 现当代:毛泽东3419、乡

2、思---现代:老舍3720、望蓟门—唐:祖咏391、登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释】  ①崔颢(公元704?-754),汴州(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黄鹤楼,故址在今武汉市蛇山(又名黄鹄山)。传说三国时费袆登仙驾鹤于此,因此得名。1985年在今址重建。  ②历历:清楚可数。  ③萋萋:形容草木长得很茂盛。  ④鹦鹉洲: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逐渐被水冲没。  ⑤空:清空。  ⑥乡关:故乡。  【译文】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

3、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碧绿的芳草覆盖着鹦鹉洲。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2、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诗文解释】  凤凰台上曾有凤凰翔游,凤凰飞去了,而今凤凰台空,长江水依然不停地流着。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贵族早已进入坟墓。三山矗立在天边,若隐若现。白鹭把江水分为两道。浮云总是遮蔽日月,不能回到长安,

4、内心沉痛忧郁。 【词语解释】    凤凰台:故址在南京凤台山。相传刘宋元嘉年间因异鸟集于山而建。    吴宫:三国时孙吴建都金陵(今江苏南京)。    衣冠:指王公贵族。    三山:山名,在南京西南长江边上。    二水:秦淮河流经南京西入长江,因白鹭洲横其间而分为二支。【诗文赏析】  李白年轻时第一次来到黄鹤楼,站在楼上看长江远景,心潮澎湃,即刻诗性大发。怎奈“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心头”。尽管如此,李白始终没有忘记这件事,也没有忘记《黄鹤楼》这首诗。后来,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时,用崔颢这首诗的韵律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  金陵为六朝古都。诗人登上凤凰台,观赏壮美的长江

5、,凭吊历史、感慨当今,所有的人都会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惟有眼前的自然美景是永恒不变的。全诗将历史与现实、自然的景与个人的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一气呵成,抒发了有志难酬的感慨。其颈联气势磅礴、构思巧妙、对仗精工,佳句天成。3、锦瑟——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唐代后期最杰出的诗人。译文  锦瑟有五十条弦的说法,本没什么来由,(

6、意指本来就是二十五弦。)  但即使这样它的每一弦、每一音节,足以表达对那美好年华的思念。(此句为转折句。)  庄周其实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本句是对“华年”的阐释。)  望帝那美好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本句亦是对“华年”的阐释。)  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泪化成的珍珠。(喻指诗人的悲哀,即使是一个明媚的夜晚,依然想到的是眼泪。)  只有在彼时彼地的蓝田才能生成犹如生烟似的良玉。(暗指诗人对当时社会局势的不满。)  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忆之中了。(亦指自己对青春年华的追思之情。)  而在当时那些人看来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罢了,却并不知珍惜。(亦指自己在

7、年轻时对生活的态度也是那样不知珍惜。)  《锦瑟》是李商隐极负盛名的一首诗,也是最难索解的一首诗。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有人说是写给令狐楚家一个叫“锦瑟”的侍女的爱情诗;有人说是睹物思人,写给故去的妻子王氏的悼亡诗;也有人认为中间四句诗可与瑟的适、怨、清、和四种声情相合,从而推断为描写音乐的咏物诗;此外还有影射政治、自叙诗歌创作等许多种说法。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体而言,以“悼亡”和“自伤”说者为多。诗取篇首二字为题,实际上等于是一首无题诗。关于这首诗的意蕴,我们不妨认为是诗人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