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建筑文化——广东建筑

岭南建筑文化——广东建筑

ID:39856094

大小:19.2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13

岭南建筑文化——广东建筑_第1页
岭南建筑文化——广东建筑_第2页
岭南建筑文化——广东建筑_第3页
资源描述:

《岭南建筑文化——广东建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岭南建筑文化——广东建筑摘要:岭南建筑文化历史悠久,而广东民居则是岭南建筑的代表。从岭南建筑的重要标志骑楼到潮州的九宫格式建筑群,从五邑的雕楼到客家的围屋,从西关大屋到东山洋房,广东民居自成套路,最早把现代住宅和中国传统精神结合起来作为探索。岭南不仅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发展迅速,而且由于岭南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等原因,形成了特色的岭南建筑文化。现代岭南新建筑的特点:宁变勿仿,宁今勿古;因借环境,融为一体;群体布局,组合空间;室内设计,丰富多彩;景园文脉,推陈出新;神似之路;殊途同归。岭南,是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

2、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海南全境,以及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岭南建筑文化历史悠久,和传统江浙、徽派、四合院等建筑文化共同构成中华建筑文化。在现在,提及岭南大多算人会联想到广东地区,而广东民居则是岭南建筑的代表。建筑是人类生存的主要场所,历代的建筑记载着不同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变迁的特征和内容。雨果说过:“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建筑通过其形态、风格、价值以及与周围的空间形象表征文化的内涵,这种文化既是一种物质环境文化,又是一种依托物质环境所渗透和展示的特殊精神氛围文化,具有十

3、分明显的民族性、地域性和历史性。岭南不仅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发展迅速,而且由于岭南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等原因,形成了特色的岭南建筑文化。从岭南建筑的重要标志骑楼到潮州的九宫格式建筑群,从五邑的雕楼到客家的围屋,从西关大屋到东山洋房,广东民居自成套路,最早把现代住宅和中国传统精神结合起来作为探索。广东建筑大体上可以分为广府建筑、客家建筑和潮汕建筑三种风格,通常所认识的岭南建筑,其实就是广府建筑。广府民居通常指大珠三角地区、粤西地区的建筑,跟粤东的客家建筑民居建筑,较为明显受到江南地区建筑模式的影响,官僚地主常常是四

4、五代人聚族而居,建立封闭的建筑群。珠江三角洲民居的大中型住宅基本格局为“三间两廊”。有地位人家以镬耳风火墙为特色。砌墙材料有三合土、卵石、蚝壳、砖等,清代以后多用青砖。清末在广州的西关民居密集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独特风格的西关大屋民居。内部布局紧凑,间隔灵活,正立面之门以“三件头”(脚门、趟拢和大门)、水磨青砖墙面、花岗石墙脚等构成其外表风貌。近代受西方文化影响,在侨乡出现有异国风格的碉楼,在城市出现别墅式居宅,在商业繁华的城镇街道两旁出现骑楼。均是开南国建筑风气之先与潮汕建筑有很大的区别。广州骑楼“北京有四合院,上海

5、有石库门,广州有骑楼。”一幢幢房子好像长了脚,被柱子架在半空。再仔细看,底层的房子似乎往里掏空两米左右。这样,便在街左右两旁各形成一条宽敞的人行走廊,这条走廊,长可达数百米甚至上千米。这就是骑楼,岭南建筑的一个重要标志。民国七年(1918年),广州拆城墙、扩马路,开通了越秀北、人民路、盘福路、文明路、大德路等今天仍服务民生的主干道。当时为了充分运用马路空间,同时又针对南方潮湿多雨、炎热高温的气候特征,便在马路两旁搭建起两三层的砖木混合结构的骑楼式楼房,就连现代化的建筑南方大厦、新大新公司等,也采用了这种骑楼式的建筑结构

6、,一时风靡全城,形成了广州街景的主格局。当时,骑楼主要集中在中山路、解放路、人民南路等商业街道,以西濠口一带的骑楼最为壮观。这一带商业繁华,骑楼式建筑空间高敞,代表者有如新亚酒店、新华酒店等,1934年建成的爱群大酒店,首层也是典型的骑楼形式。骑楼堪称是广东人的民间智慧的产物,不是专业建筑人员的发明。若从民俗的角度看骑楼,或许还能洞悉广东人独特的“骑楼哲学”。西关骑楼是早期骑楼的代表,外观主要采取巴洛克风格的装饰,山花和楼身的设计大多直接具有古罗马的装饰特征,如罗马柱、卷曲花纹等,但也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比如墙体

7、多是中式清水砖材料。其中最具中式建筑特色的是在西关大屋中常见的满洲窗———由一块块细小的彩色玻璃组合而成的方形窗。顶部的山花挑檐也做成中国特色的柔和的拱形顶。东山骑楼形成的年代比西关骑楼略晚,更趋于现代化,也更加简洁。比如说罗马柱变为简单的方柱、圆柱,细石米墙代替了清水砖墙,几何图案增多等等。山花挑檐是东山骑楼最为独特之处,在正面墙挑出拱形雨篷,美观而且实用。广州西关大屋 广州西关大屋兴建于清朝同治、光绪年间,是广州市荔湾区西关一带兴建的富有岭南特色的传统民居,多为名门望族、官僚巨贾所建。     龙津西路西关大屋建筑

8、保护区位于荔湾区泮溪酒家南侧,范围东起龙津西路,西至原西关上支涌;北起逢源沙地一巷,南至三连直街。这片建筑包括了各种不同时期不同特色的建筑:有清代较典型的正间和左右偏间的青砖石脚高檐深宅西关大屋,如逢源大街8号;有把西关大屋特色与西洋小楼房建筑特色相结合的建筑,如逢源北横街9-17号;有民国初期纯西式的洋楼,如逢源北街84号、逢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