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学《病毒的持续性感染

病毒学《病毒的持续性感染

ID:39877300

大小:468.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7-13

病毒学《病毒的持续性感染_第1页
病毒学《病毒的持续性感染_第2页
病毒学《病毒的持续性感染_第3页
病毒学《病毒的持续性感染_第4页
病毒学《病毒的持续性感染_第5页
资源描述:

《病毒学《病毒的持续性感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各种感染类型的概述:1、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2、单纯感染、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3、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4、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5、典型感染和非典型感染6、良性感染和恶性感染(依据死亡率而定)7、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感染8、病毒的持续性感染和慢性感染寄生的根本条件就是寄生物必须能够在宿主体内存活但不对宿主产生伤害,同时还必须避免被宿主的免疫系统清除。病毒存在必须解决的3个问题1.如何在感染一个细胞后进行自身增值;2.如何逃避宿主的防御性攻击;3.如何从一个个体向另一个个体传播。病毒要想长期在自然界生存就必须连续不断地感染敏感的宿主个体。病毒在被感染的宿主体内既

2、可以引起急性感染,也可以建立长期的持续性感染。在急性感染期间,许多病毒抑制了宿主细胞的代谢,从而使细胞产生病变并最终导致细胞死亡。溶细胞的病毒要建立持续性感染,就必须改变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方式,限制其致细胞病变的作用。许多持续性感染的例子都表明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影响被减弱,所以宿主细胞得以存活下来,病毒就可以在宿主中持续性存在。病毒在急性感染后会被宿主的免疫系统清除,为了继续存活它们必须具有快速传播到其他敏感宿主的能力,或者具备在体外存活的能力。1)同一宿主间传播:如麻疹病毒和腮腺炎病毒,只能靠不断地感染人类种群而存活;2)在多种宿主之间循环传播:如流感病毒、

3、黄热病毒和狂犬病病毒等;3)在机体外苛刻的环境中存活,直到它们接触到敏感的宿主:例如痘病毒可以在干燥的环境中稳定存活,而一些肠道病毒,如脊髓灰质炎病毒和轮状病毒,能够在水体中长期存活,直至被敏感宿主摄入体内。4)在宿主个体内长期隐秘地存活下来:病毒在急性感染开始后,逐渐发展为持续性感染(潜伏性感染或者慢性感染)。在此期间,病毒可以间歇性地传染新的宿主个体。根据在感染后不同的时期宿主机体内可检查到的病毒粒子的水平,病毒的感染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急性感染之后病毒被宿主的免疫系统清除。(2)急性感染随后是潜伏性感染,在潜伏期并无感染性的病毒粒子出现,其间

4、潜伏性病毒可以间歇性地被激活并释放出感染性的病毒粒子。(3)急性感染随后是慢性感染,其间具有感染性的病毒粒子不断地从被感染的组织中释放出来。如果宿主的免疫系统不能清除在急性感染期间产生的病毒粒子,病毒就可以建立慢性感染。(4)自始至终均为慢性感染,并无急性感染过程。这种类型只出现于导致如海绵状脑炎等非典型致病因子的致病过程中。病毒在宿主体内长期存在必须满足下列三个条件:1、能够感染宿主细胞但不表现出致病作用2、保持自身的基因组长期存留于宿主细胞中;3、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清除作用。1、限制病毒的致细胞病变作用感染非容许细胞或处于非容许条件下的细胞;病毒通过进化形

5、成变异株,减少其溶细胞性或者干扰野生型病毒的复制;病毒采用一种复杂的调控机制,在某些特定的细胞中有效地关闭自身基因的表达。2、病毒基因组在宿主体内存留的机制如果宿主细胞在不断分裂,那么病毒基因组也必须随之复制,避免在细胞传代过程中被逐渐稀释。一些DNA病毒和反转录病毒,以DNA拷贝的形式整合于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一些DNA病毒,其基因组以游离的环状分子存在于宿主细胞内。3、逃避宿主的免疫系统监视的机制1.限制病毒基因的表达2.感染免疫学特异性位点3.抑制T细胞识别所必须的细胞表面分子4.干扰胞质分裂功能5.免疫耐受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