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

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

ID:39878022

大小:994.10 KB

页数:60页

时间:2019-07-13

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_第1页
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_第2页
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_第3页
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_第4页
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古典时期希腊哲学1欧洲哲学史绪论第一编古代哲学第二编中古哲学第三编近代哲学第一章早期希腊自然哲学第二章古典时期希腊哲学第三章晚期希腊哲学第四章教父哲学第五章经院哲学第六章文艺复兴时期哲学第七章17至18世纪上半叶西欧各国哲学第八章18世纪法国启蒙哲学第九章德国古典哲学2第二章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第一节智者派第二节苏格拉底哲学第三节小苏格拉底学派第四节柏拉图哲学第五节亚里士多德哲学3第一节智者派一、普罗泰哥拉二、高尔吉亚4一、普罗泰哥拉Protagoras,希腊北方阿布德拉人,约BC.490—BC.411年。主要生平主要哲学思想基本内容哲学意义5主要哲学

2、思想“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普罗泰哥拉“一切理论都有其对立的说法。”——普罗泰哥拉6哲学意义第一次在哲学中突现了人本身,体现了一种人本主义的思想倾向;肯定每个人通过自己的感觉经验就能判断事物的是与非,强调了主体的能动性,也为普通公民有权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行使民主权利提供了理论依据;由于过分强调感觉而忽视了理性抽象在认识中的作用,有相对主义的嫌疑,而且容易导致诡辩论的盛行。7二、高尔吉亚Gorgias,西西里岛里昂提利人,约BC.483—BC.375年。主要生平主要哲学思想批判存在论思想简评8批判存在论无物存在;如

3、果有物存在,也无法认识它;即使可以认识它,也无法把它说出来告诉别人。9第二节苏格拉底哲学Sokrates,约BC.468—BC.399,雅典人。主要生平主要哲学思想哲学思考的理论背景哲学思考的起点目的论世界观德性论方法论思想简评10阿波罗神庙遗址苏格拉底在狱中11哲学思考的理论背景对希腊早期自然哲学的批判:自然哲学家们在最根本的问题上众说纷纭,让人无所适从;水、火、土、气等自然物只是宇宙形成的物质条件,而非万物生成的真正原因;自然哲学家们以感官见到的事物作为世界的本原不可靠,必须用理性去思考对象;自然哲学从来不去寻求把世界安排得如此井然有序的神圣力量。12

4、哲学思考的起点哲学的研究对象不是自然,而是人自己,即人心灵中的德性。哲学思考的起点:“认识你自己!”外在方面:世界内在方面:德性13目的论世界观万物的存在和发展都追求一种完满性的善;善即是最终和最高目的;善是人的本性,任何人都不可能违反;最高的善就是“神”;“知道自己无知”。14德性论“是”“应该”事实价值理性“德性即知识,无知即罪恶。”即使有人知善而作恶,知恶而故犯,那也是因为他在当时估量作恶对他来说更显得善,所以才作出如此选择。15方法论从总体过程看问——答——问……从总体形式看“协助生产”方法的实施步骤问答法精神助产术反讥归纳诱导定义16精神助产术“

5、我的助产的艺术在许多方面都像她们,不同的是我注意的不是女人而是男人,我要照顾的是他们进行思考的灵魂而不是他们的身体。……人们常责备我问别人问题而我自己并没有才智来对讨论的主题有所断定,这是很对的,因为神只让我当一名助产婆,并没有要我生孩子。”——苏格拉底17思想简评理论贡献他把希腊哲学探究的主题从外在自然正式转向了人自身,其思想成为古希腊哲学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在西方第一次提出了知识与德性、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并对沟通和统一两者作出了初步的尝试;德性论突出了人之理性的伟大作用,在破解古希腊宗教性的神祗观念方面迈出了重大的一步,从而在哲学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6、;其方法论已经触及从个别上升到普遍的认识过程,这成为后来形式逻辑中归纳推理的先声。理论局限18理论局限他的哲学思想总体上还带有某些神秘主义色彩,滑入了唯心主义;他的德性论把道德和善绝对化和永恒化,排斥了道德的具体性、历史性、阶级性和现实性,这具有一定局限性;他的方法论突出了概念的绝对性和先验性,而排斥了具体事物的真实性,这有失偏颇。19第三节小苏格拉底学派一、麦加拉学派二、居勒尼学派三、犬儒学派20一、麦加拉学派创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创始人:欧克里德(Eukleides,约BC.450—BC.380)重要代表:欧布里德(Euboulides,BC.4世纪)主

7、要哲学思想主要影响其诡辩论对晚期希腊的皮浪怀疑主义有很大影响。21主要哲学思想把苏氏的“善”和爱利亚学派的“存在”概念相等同。善即是存在,一种道德方面的唯一、不动而永恒的实在。为论证可感事物的不真实性,在发展芝诺的论辩方法过程中,欧布里德曾提出了几个著名的论辩,即:※谷堆辩※秃头辩※有角者辩※隐藏者辩※说谎者辩目的:表明人们通常所讲的特殊事物、所得到的种种特殊认识与知识是不真实的,所以不能给予单纯明确的答复。22说谎者辩来自克里特岛的福撒里德(Phocylides)说:问:“克里特岛上的人都是说谎者。”他说的这句话是真还是假?23二、居勒尼学派创始人阿里斯

8、提波(Aristippos,BC.435年—BC.350年)哲学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