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行书书法

毛笔行书书法

ID:39886496

大小:2.39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7-14

毛笔行书书法_第1页
毛笔行书书法_第2页
毛笔行书书法_第3页
毛笔行书书法_第4页
毛笔行书书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毛笔行书书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尊享无限量精美信纸!立即毛笔行书笔法标准教程  金石名言(1)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    (2)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3)内典《金经》云:“非法非非法。”书家悟得此诀,何患食古不化。(4)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5)清心寡欲,字生精神,是亦诚中形外之一证。(6)渣滓去,则清光来,若心地丛杂,虽笔墨精良,无当也。故扬子云:字为心画。(7)昔人有联语云:夫复何为,莫非自然。真至理名言也。作书亦当知此意。(8)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

2、下皆宜。书亦如之。(9)“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作书须有此气象。而其细心运意,则又如穿针者束线纳孔,毫厘有差,便不中窍。(10)明窗净几,笔墨精良,于时抽纸挥毫,以绘我胸中之所有,其书那得不佳!若人声喧杂,纸墨恶劣,虽技如二王,亦无济矣。(11)一部《金刚经》,专为众生说法,而又教人离相。学古人书,是听佛说法也。识得秦汉晋唐书法之妙,而会以自己性灵,是处处离相,得成佛道之因由也。(12)每日焚香静坐,收拾得此心,洁洁净净,读书有暇,兴来弄笔,以自写其性情,斯能超乎象外,得其寰中矣。惜余未之能也。(13)  作字须敬,非仅欲字好,即此是学。

3、味明道此语,谓作字能主一无适,是亦收放心之一法。(14)摹古之法,如鬼享祭,但吸其气,不食其质。(15心粗气浮,百事无成。书虽小道,亦须静定。(16)冷看古人用笔,勿参以杂念,是亦收放心之一法。(17)离形得似,书家上乘。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18)黄山谷曰:“诗不可凿空强作,待境而生,便自工耳。”余谓书亦不可凿空强作,神与古会,便自工耳。(19)握笔之法,虚掌实指。指聚则实,指实则掌自然虚。(20)死指活腕,书家无等等咒也。指死则笔直,腕活则字灵。(21)逆笔起,最得势。褚河南书,都逆起,隶法也。(22)字须笔笔送到,到笔锋收处,

4、笔仍提直,方能送到。(23)作楷须明隶法,作隶切忌楷气。作隶须有万壑千岩奔赴腕下之气象。(24)用笔最忌妄发笔力。笔锋未着纸,而手已移动,则浮而轻,盖力在外故也。(25)“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此两句极尽书法之妙。意到笔随,不设成心,是上句景象也;无垂不缩,欲往仍留,是下句景象也。(26)初学临书,先求形似,间架未善,遑言笔妙。(27)作楷最重宾主分明。譬如写一“日”字,左竖为宾,宜轻而短;右竖为主,宜重而长;中画为宾,宜虚而婉;下画为主,宜实而劲。(28)笔须凌空,固也。然学者误会斯语,每走入空滑一路去。必曰气空笔实,方能无弊。(29)

5、无垂不缩,欲往仍留。《兰亭》之妙,尽乎此矣。(30)书贵熟,熟则乐。书忌熟,熟则俗。未能画平竖直而遽求神妙,是犹离规矩以求巧,非吾所敢知也。(31)书贵熟后生。(32)书无定法,莫非自然之谓法,隶法推汉,楷法推晋,以其自然也。唐人视法太严,故隶不及汉,而楷不及晋。(33)学楷宜由唐而晋,隶则非汉不可。(34)汉隶笔笔逆,笔笔蓄。起处逆,收处蓄。(35)初学,但求间架森严,点画清朗,断勿高语神妙。(36)字之纵横,犹屋之楹梁,宜平直,不宜倾欹。(37)笔画极繁之字,当促其小画,展其大画。如《九成宫》“凿”、“鉴”、“台”、“萦”等字皆是。(38

6、)古碑贵熟看,不贵生临,心得其妙,藉笔以达之,方能神似。(39)意居笔先,形随法立。(40)不贵多写,无间断最妙。(41)宾主、操纵、开合、虚实、顺逆诸法,可以语人。外此,则欲语不得,有语反惑。(42)既曰分间布白,又曰疏处可走马,密处不透风,何其言之不相谋耶?不知前言是讲立法,后言是论取势,二者不兼,焉能尽妙。唐代北海、河南书,真是善于取势者。(43)欲知后笔起,意在前笔止,明乎此,则笔笔呼应,字字接贯,前后左右,自能一气相生矣。(44)疏势不补,密势补之。《九成宫》“圣”字上画,“舜”字下点,皆补法也。若“乃”、“力”等字,左上右下皆缺势

7、,无可补。(45)笔法尚圆,过圆则弱而无骨。体裁尚方,过方则刚而不韵。(46)熟能生巧,凡事皆然。书未熟而专事离奇,魔道也。弄巧成拙,不如守拙。(47)学者始由不工求工,继由工求不工,不工者,工之极也。庄子曰:“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善夫!(48)秦汉之书,其巧处可及,其拙处不可及。(49)强毫弱纸,强纸弱毫,刚柔相济,书乃如志。(50)工夫深,结体自稳;天姿好,落笔便超。(51)渣滓未净而遽言浑厚,不可也。须俟笔无点尘,微嫌薄弱,乃向浑厚一路写去,方妙。(52)字心贵聚,不可并头(53)蝇头楷宜用大笔提空写,势乃开展。(54)字越小越要清晰

8、,稍留纤毫渣滓不得,作小楷,宜清而腴。笔头过小,虽清不腴。(55)工夫深,虽枯亦润;精神足,虽瘦亦肥。(56)晋人书,形不贯而气贯;唐人书,形气具贯。(57)唐代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