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青年教师职业困惑心态的调适策略

农村青年教师职业困惑心态的调适策略

ID:39943040

大小:3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7-15

农村青年教师职业困惑心态的调适策略_第1页
农村青年教师职业困惑心态的调适策略_第2页
农村青年教师职业困惑心态的调适策略_第3页
农村青年教师职业困惑心态的调适策略_第4页
农村青年教师职业困惑心态的调适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青年教师职业困惑心态的调适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农村青年教师职业困惑心态的调适策略[摘要]农村学校的青年教师在思想、工作、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常常产生难以言状的苦恼和欲罢不能的困惑,严重制约了农村青年教师工作积极性。如何提高农村学校青年老师心理抗挫能力与适应能力,对青年教师心理困惑的调适势在必行,如何调适才能让他们拥有健康的心态,不仅关系个人发展,更关系到农村义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农村青年教师职业困惑心态调适近几年,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的结构有了较大的变化,青年教师的人数逐年增加,在教师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发展,城乡学校教师在社会地位、生活条件、教学环境、福利待遇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距。农村学校的

2、青年教师在思想、工作、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常常产生难以言状的苦恼和欲罢不能的困惑,严重制约了农村青年教师工作积极性。一.农村青年教师所面临的的心理困惑与问题(一)7理想与现实的困惑。数年前,十年寒窗苦读,怀着对祖国教育事业的热爱,莘莘学子义无返顾地选择了师范专业,誓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三尺讲台,是那么的豪情万丈,意气风发,信心百倍。当他们踏上农村学校,目睹简陋的校舍,承担繁重的教学,面对稚嫩的学生,过着清苦的生活,重复单调的旋律,一切美好的想象荡然无成。现在的年轻人,学生时代多数在城市中度过,比较向往城市的生活、收入、消费,特别是看到自己的同龄人到了好的工作岗位,有了较好

3、的工作环境,这和教师固守的一方净土相比较,那种失落是不言而喻的。近几年来,由于教师向城区的单向流动,有能力和有条件的教师通过考调、考公务员等不同的途径改变了自己的处境,找到好的工作岗位。在农村工作的部分青年教师,在多年的摸爬滚打中,内心郁积着无力摆脱处境的压抑,满腔的抱负和热情,在四面碰壁中逐渐磨损以至烟消云散,大有李白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愁苦和无奈。(二)学习和工作的矛盾。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教师的知识需要不断的更新,更需要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来适应新的课堂改革。特别是青年教师,需要培训的就更多了,但是,在农村初中,教非所学、学非所教的情

4、况也比较突出,专业不对口的教师不乏其人;部分学校,多数青年教师是超工作量的,周课时在20节以上的年轻教师大有人在。少数学校的教师上两个班的语文(数学、外语)加班主任还要兼其它学科的两、三节课。在部分村小,一师一校或者一人包班的现象也比较突出。因为年轻,他们必须承担起学校的重任。同时学校加大对青年教师的管理力度,严格要求青年教师,不能落后于同科的其他教师,把他们的教学业绩和转正、定级、评优、年度考核联系起来,给青年教师形成了一股无形的压力,许多年青教师在学习与工作中做出了艰难的选择。(三)7职业和生活的反差。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学校里,整天有几

5、十、几百甚至上千双眼睛在注视着教师,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成为学生的楷模。在校外也有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名家长在关注着教师。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不同于一般的行业,要学为人师,身为世范。每个学校都将教师的师德建设和考核纳入了教师考评的量标,教师大计,师德为本。但是,在西部农村,工作10年以下的教师,工资一般仅在650-850元左右;2006年7月工资改革后,也仅700-1100元左右,教师除去个人的必要开支,所剩已无几了。更何况很多年青教师还要面临住房、子女上学的实际问题。特别是个别年轻教师由于长期生活在基层,经济收入偏低,生活条件不好,信息也比较闭塞,个人问题得不到较好的解决。

6、因此,部分教师不得不从事其它的职业,甚至下海经商,以维持家庭必要的运转,从而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个人利益的追求上,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不利于农村教育的发展。二、青年教师职业困惑心态成因剖析 导致教师职业困惑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1、社会期望的压力教师是特殊的职业,社会对于教师的要求非常高,被认为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辛勤的园丁,一旦教师教育教学的质量有所下降,社会对于教师的批评是十分严厉的。过高的社会期望,往往使教师压抑正常的需要,过分限制自己并关心种种细节,就有可能变得拘谨保守、缺乏自信、内心压抑,身心健康大受影响,最容易产生

7、职业困惑2、应试教育的的重负7长期以来升学率已成为我国各级学校的教育目标和绩效标准。宏观上,国家提倡素质教育,但社会和家长对学校与教师的评价和国家主管部门的评价并不一致。人们仍习惯于用升学率为标准来衡量学校和教师的优劣。学校和教师自然想法设法为提高升学率而努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绞尽脑汁,包括给教师施加行政压力,定升学指标。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漫漫征途中,教师们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长时间处于身心疲惫状态就容易感到心理困惑。3.地位低下的失落教师的经济地位是其社会地位的基础和标志,微薄的薪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