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学原则

中学数学教学原则

ID:40026260

大小:342.31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7-17

中学数学教学原则_第1页
中学数学教学原则_第2页
中学数学教学原则_第3页
中学数学教学原则_第4页
中学数学教学原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数学教学原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中学数学教学原则§3.2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中学数学的教学原则,是数学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则。它是在基本的教学论原则的指导下,以中学数学的课程目标、数学的主要特征、学生认识发展的基本特点等为依据而确定的。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原则、数与形相结合的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的原则以及发展与巩固相结合的原则等。2、国外的学习理论(1)联想主义的学习理论桑代克的“试误说”;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说”;斯金纳提出

2、的“刺激—反应—强化”的学习模式。(2)认知论的学习理论格式塔学派的“顿悟说”;托尔曼的“符号—完形说”;布鲁纳和奥苏贝尔的“接受学习理论”;学习是学习者经过一定的训练之后出现的某种变化,这种变化是复杂的,有条件的、情感对于人,导致这种变化的心理机能十分复杂,有条件反射,尝试错误,模仿领悟。二、中学数学学习的特点1、数学学习的分类(1)根据学习的内容,可以把数学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2)根据学生学习的方式,又可以把数学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2、中学数学学习是在人类发现基础上的再发现。3、

3、中学数学学习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4、中学数学学习的重点在于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在中学数学学习中,我们提倡的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有意义的发现式学习。三、中学数学学习的过程1、知识结构数学的知识结构,是指由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所联结而成的整体。知识结构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最基本的知识;二是其他知识与最基本知识的联系。例如,初中阶段关于方程和方程组的知识结构,可归结为:最基本知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与解法。其他知识与最基本知识的联系:以换元法、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等方法为中介,将各类

4、方程和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或一元二次方程,2、认知结构所谓数学的认知结构,狭义地说,就是学生头脑里的数学知识结构;广义地说,就是学生全部观念的内容和组织。3、数学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关系(1)数学知识结构是前人在实践中研究数学所积累的经验总结,是客观的,对学生是外在的的东西。数学的认知结构是学生学习数学时在自己头脑中逐步形成的认知模式,是主观的,对学生是内在的心理的东西。(2)数学的知识结构是教材中按照一定顺序组织起来的,使学生通过学生能够掌握的。数学的认知结构是学生认知这些数学内容的智能活动模式(

5、3)同一数学知识结构的内容,可通过不同的数学认知结构去掌握,单纯的数学知识积累,不等于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数学的认知结构有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数学的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因为学习数学时的认知结构不能离开数学的知识结构而产生,形成了一定模式的认知结构,也就相应地掌握了有关的知识结构。5、中学数学学习的一般过程中学数学学习过程的一般模式如下:情境新的数学学习内容输入阶段原有数学认知结构相互作用阶段产生新的数学认知结构雏形操作阶段初步形成新的数学认知结构输出阶段形成

6、新的数学认知结构,达到预期目标预期目标§3.2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一、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原则1、数学的抽象性数学的抽象性撇开对象的具体内容,仅仅保留空间形式或数量关系。数学的抽象性必须以具体素材为基础。2、学生抽象思维的局限性3、应用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教学(1)注意从事例入手,阐明数学概念;(2)注意“温故知新”;(3)要注意培养学生抓住数学实质的能力。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1、大力加强中学数学与实际的联系2、大力提高中学数学教学的理论水平3、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应有整体的构想4、加强一般原

7、理的方法教学,要使学生能透彻理解和熟练掌握、灵活运用三、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1、中学数学理论和逻辑的严谨性2、关于中学生的量力性3、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1)教学要求应明确、恰当(2)教学中要逻辑严谨、思路清晰、语言准确(3)教学安排上要有适当的梯度四、数与形相结合的原则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关于数形结合的问题有一段精辟的表述:“数与形,本是相倚依,焉能分作两边飞;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非”。例:已知,a、b都是小于1的正数。求证:五、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

8、原则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中体验和理解数学(1)加强数学学习和现实的联系(2)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1)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得出的是前人已经发现的结果,但数学化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已经具有一种再创造的因素。六、发展与巩固相结合的原则1、巩固所学知识(1)理解是记忆的基础(2)形象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