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冻圈概论思考题

冰冻圈概论思考题

ID:40062624

大小:22.4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18

冰冻圈概论思考题_第1页
冰冻圈概论思考题_第2页
冰冻圈概论思考题_第3页
冰冻圈概论思考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冰冻圈概论思考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冰冻圈科学概论秦大河部分名词解释:(辞典上没有)1.辐射强迫是对某个因子改变地球–大气系统射入和逸出能量平衡影响程度的一种度量,它同时是一种指数,反映了该因子在潜在气候变化机制中的重要性。冰冻圈的分类和地理分布任贾文第一节冰冻圈的全球分布、组成和分类第二节陆地冰冻圈的分类及分布第三节海洋冰冻圈的分类及分布第四节大气冰冻圈的分类及分布冰冻圈的形成与发育任贾文第一节冰冻圈形成和发育的条件第二节冰冻圈形成和发育的物理基础第三节积雪和其他固态降水的形成第四节冰川(盖)的形成与发育第五节冻土的形成和发育第六节海河湖冰

2、的形成与发育不同尺度的冰冻圈演化任贾文第一节构造尺度冰冻圈演化第二节轨道尺度冰冻圈演化第三节晚更新世亚轨道尺度冰冻圈演化第四节全新世以来冰冻圈变化第五节小冰期以来冰冻圈变化第六节冰冻圈现状和未来变化趋势米兰科维奇理论:他提出了地球冰期循环是地球轨道变化改变了季节之间的热平衡而引起的理论。气候变化存在着三个天文周期:每隔2万年,地球的自转轴进动变化一个周期(称为岁差);每隔4万年,地球黄道与赤道的交角变化一个周期;每隔10万年,地球公转轨道的偏心率变化一个周期。末次间冰期:即为末次冰期的前期。末次冰期是指到目

3、前为止地球历史上的最后一次大冰期。D/O循环(事件/旋回):格陵兰深冰芯记录揭示出末次冰期内存在多次持续几百至几千年的相对温暖期。Y/D事件(新仙女木事件)是末次冰向全新世过渡时期的急剧升温过程中最后一次的快速降温转冷事件。Heinrich冷事件(H事件)Heimich事件以北大西洋发生大规模冰川漂移事件为标志,代表大规模冰山涌进的气候效应而产生的快速变冷事件。B-A事件:晚冰期期间(即末次冰期向全新世过渡的时期)新仙女木事件之前的Boling事件和Allerod事件,均为暖期。思考题:总辐射强迫为正值,导

4、致气候系统对能量的吸收。二氧化碳是对总辐射强迫的最大贡献。气候变化的驱动因素:大多数温室气体浓度的持续增加;在改进的估算中气溶胶冷却比以前估算的要低。1.冰冻圈变化的观测和冰量计算通过野外观测和实验室分析测试可以获得冰冻圈变化的观测数据。冰量的计算采用物质平衡1.未来冰冻圈变化预估IPCCAR5对冰冻圈全的预估认为,未来几十年至21世纪末,冰川、海冰,积雪和冻土都会持续萎缩。但预估的信度较低,这不仅是因为影响冰冻圈变化的温度、降水等的预估结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而且冰冻圈自身的物理过程和对气候的响应机理比较

5、复杂。2.冰冻圈变化对海平面上升的贡献冰冻圈变化对海平面上升的贡献极为重要。由IPCCAR5中的可以得到以下信息:最近几年海平面上升速率几乎没有增加(AR4中变化范围较大也可能是部分原因);海洋热膨胀的贡献有所减小,这很可能是近几年海平面上升速率增加不明显的主要原因;冰冻圈贡献上升到第一位,尤其是冰盖的贡献不仅增大,而且不确定降低。如果这种趋势继续,冰盖的贡献将会超过冰川。海洋热膨胀、冰川冰盖及陆地水储量变化是近百年海平面上升到的主要贡献因素。冰冻圈的物理特征任贾文第一节冰的主要物理性质概述介绍冰的晶体结构

6、、力学性质、热学性质和电学光学性质第二节冰冻圈主要要素动力学特征介绍冰川的运动和动力学特征、冻土力学特征、海河湖冰动力学特征第三节冰冻圈主要要素热学特征介绍冰川和积雪热学特征、冻土中的水热迁移、海河湖冰动力学特征第四节冰冻圈主要要素的电学光学特征介绍冰冻圈的反照率特征和电磁学特征冰冻圈化学康世昌第一节冰冻圈化学成分的来源第二节冰川化学特征第三节冻土化学特征第四节河湖冰化学特征第五节海冰化学特征思考题解答:1.冰川化学的气候环境意义冰川化学:被雪所捕获的各类杂质,用于解释过去大气化学成分的一种手段,是冰芯古气

7、候古环境研究的基础。根据冰川化学中各元素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现代条件下这些物质的分布状况及其来源和传输过程的研究,可反演过去大气环境的变化,为预测未来环境变化提供重要的依据。2.多年冻土区碳循环对气候的反馈作用陆面过程中,碳循环是不可缺少的一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多年冻土退化加速,导致多年冻土中的含碳气体释放,主要是二氧化碳和甲烷。这两种气体都是温室气体,从而导致大气温室气体增加,加剧了气候变暖。PPT中图记得绘上。3.海冰化学过程的环境意义海冰占地球表面约7%,其化学特征和化学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海冰化学的

8、反应,并受水-冰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以及河流输入的影响。在参照PPT上面举个例子。冰冻圈观测康世昌3.1先进技术在冰冻圈科学发展中的作用1.1野外观测与勘测技术1.2实验室分析技术1.3遥感技术冰冻圈内的气候环境记录效存德第一节冰芯记录第二节湖泊记录第三节树轮记录第四节寒区其他介质记录冰筏沉积:冰川的前缘不断地有浮冰流出,随冰融水浮动,这些浮冰其状如筏,故称冰筏。其上覆盖有大量冰碛物。融化时,这些冰碛物则沉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