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的道统哲学思想

韩愈的道统哲学思想

ID:40121971

大小:19.2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22

韩愈的道统哲学思想_第1页
韩愈的道统哲学思想_第2页
韩愈的道统哲学思想_第3页
资源描述:

《韩愈的道统哲学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韩愈的道统哲学思想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也是一个对宋明理学有着重大影响的哲学家。韩愈年幼时生活在新禅学学说浓厚的环境中,深受其影响,韩愈为了抵御、压倒佛道两派,继承和发展了前贤的人性论学说,提出了自己的性三品论并建立自己的一套‘道统’理论体系。一、以仁义为核心内容的道统传承谱系韩愈道统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原道》一文中,“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而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

2、之也,天下之公言也。”他的道统思想是以仁义为核心内容的,脱离了仁义而宣扬的道和德则是小人之德,“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韩愈的思想继承了孔孟等先秦儒学家的“仁义”思想,他指出,儒家的仁义思想是天下大爱,是合乎理义的行动,区别于其他学派所讲的仁义之说。韩愈的道统论区别于前人所创道统思想之处,关键在于韩愈提出了完整的道统传承谱系,“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因此,从韩愈的说辞,我们不难看出,道统思

3、想起之远古圣神,传之于孔孟,孔孟之后再无真正意义上的儒学家继承孔孟的道统思想,直到韩愈的出现。韩愈的道统论时以仁义为核心内容的道统传承谱系,继承孔孟的儒家思想,在中唐统治者信佛、尊佛、崇佛的环境中,志于宣传儒家思想,将儒家思想发扬光大,同时用儒家思想指导自身的行为,这是韩愈穷其一生所做的事。二、批佛排佛,传扬儒家思想韩愈尊崇道统学说,宣扬儒家思想,在现实和行动中积极地排佛、批佛。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唐宪宗从凤翔迎接佛骨到京师,京师之内上至王公贵族,下达黎民百姓、僧尼信徒,奔走相告,一时出现

4、了万人空巷的景象。韩愈对这一社会现象非常的反感,向朝廷敬呈《论佛骨表》一文,这该文中指出了国家大肆佞佛的危害,这一行为也同样触怒了对佛教具有高涨热情的宪宗,韩愈至此被贬为潮州刺史。在《论佛骨表》一文中,韩愈列举事实,指出了佛教未入中原之前,中原的统治者以仁义道德治理天下,“此时天下太平,百姓安乐寿考”,然而,自佛教传入以后,汉明帝崇信佛教,“其后乱亡相继,运祚不长”。“宋、齐、梁、陈、元魏已下,事佛渐谨,年代尤促.”指出了佛教祸国殃民的证据。韩愈在当时全国上下自王公贵族至黎民百姓大肆佞佛的社会状况

5、之下,大胆直谏,斥责佛教兴盛,修理佛堂,导致增加赋税,劳民伤财,致使百姓“焚顶烧指,百十为群,解衣散钱,自朝至暮,转相仿效,惟恐后时,老少奔波,弃其业次。”这种情况之下,必然出现全国信佛而不能安居乐业,最后导致国家衰亡的现象。因此,韩愈在本身前景光明的情况下,不畏权威,从百姓出发,以造福和唤醒万民为己任,大胆上呈《论佛骨表》一文,乞求统治者能够弃佛教,从政业,造福天下苍生。三、韩愈的“性情三品论”人性由“性”、“情”两方面组成,这是韩愈“性情三品说”的前提基础。这样的思想在董仲舒、荀悦的人性论中也

6、有论述。董仲舒认为“性”“情”均为先天生成,他将五行阴阳纳入其人性论之中,又把两者定义为阴阳对应的关系。认为性的本质是善,情的本质是恶,根据情的不同,人性可以分三类:情少的圣人之性;有情的中民之性;情多的斗俏之性。同时董仲舒认为心能够控制情,只有教化,才能使中性之民为善;荀悦认为“形神为性”“善恶多少非情也”,只承认先天命运的不同,而认为善恶是由性情的后天环境决定的。韩愈的“性情三品”之说,是对孟子心性论和两汉三品说的总结和创新,他直接继承董仲舒的“性”“情”两分法,赋予了二者新的概念:“性”为先

7、天所有,它所展现的品级有上中下三品,构成“性”的要素有仁、礼、信、义、智;“情”为后天生成,情也有上中下三品,由喜、怒、哀、惧、爱、恶、欲七种感情组成。由此可以看出,韩愈的三品说的结果和董仲舒的三品说是一样的,两者都是调和了“性善”“性恶”“性混善浑恶”三种学说的矛盾和不足,将“性善”论,“性有善有恶”论及“性恶”论统一在“性三品”说之中。但在具体的内容及论述之中,两人有着很大的不同。在董仲舒看来“性”由“情”定,“性”善“情”恶,情多即性恶,情少即性善。“性”“情”均是先天注定,是善是恶,生而自

8、成,所以圣人之性因情很少而为善,斗魈之性由于情很多而为恶,这两种性是不能改变的,只有“中性之民”由于“情”的程度居中,因此不教化就为恶,教化就为善;而韩愈认为,“情”由“性”定,性品决定情品。“性”“情”无所谓善恶,“性”为天生,“情”为后天所成,这样就将董仲舒的“性”“情”对立的人性观转化为“性”“情”统一的人性观。韩愈主张儒学正统,他将“性”定义为“其所以为性者五:曰仁、曰礼、曰信、曰义、曰智。”这五者都是儒家的道德法则,这样人性就是由先天的道德决定,而其“上焉者之于五也,主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