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和认识(陈静)

实践和认识(陈静)

ID:40187096

大小:325.81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7-24

实践和认识(陈静)_第1页
实践和认识(陈静)_第2页
实践和认识(陈静)_第3页
实践和认识(陈静)_第4页
实践和认识(陈静)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践和认识(陈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践和认识一.认识论上的三条界限1.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根本对立。2.辩证唯物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①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及观点 休谟—外界事物完全不可知 康德—事物的表现形式可以认识 “自在之物”不可知②不可知论:完全否认、部分否认对物可以认识的观点③实践是对不可知论的彻底驳斥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人工的方法再现了一个物的全过程就是对这个物达到比较完全的、正确的认识。④可知论:在人类面前不存在不能认识的物3.辩证唯物论能动反映论和旧唯物论消极反映论的根本对立①辩证唯物论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旧唯物论不懂得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②辩证唯物论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旧

2、唯物论不懂得辩证法在认识论中的作用二.主体、客体及关系1.主体—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们形式:个人主体、群体主体、社会主体2.客体—纳入主体活动范围的外界存在 形式: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3关系:①实践关系②认识关系③价值关系实践关系: 人化自然:主体把自身的愿望赋予客体,创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东西 自然人化(人的自然化):主体吸收了客体的本质、属性,转化为自身的能力三.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1、实践:人类能动改造世界,探索世界的物质活动2、形式:自然实践、改造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3、实践决定了认识〈自学〉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4、认识反作用实践〈自学〉A、正确的认识推动实践的发展B、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四、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实践到认识、第一次飞跃〉①感性认识:人的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把握感觉、知觉、表象②理性认识: 人的抽象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把握 概念、判断、推理③关系:A.相互区别B.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C.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D.相互渗透E.在实践基础上达到统一错误观点经验论:只承认感性认识的作用,否认理性认识的作用 唯理论:只承认理性认识的作用,否认感性认识的作用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从认识到实践,第二次飞跃〉①第二次飞

4、跃的意义:A.经过二次飞跃才能检验一次飞跃的成果B.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②实现二次飞跃的条件A.理论必须正确B.理论与群众相结合C.有具体的工作方法3.认识的不断反复①客体:任何事物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它的本质、属性是一个逐渐显露的过程。②主体:任何人受当时生产水平、实践范围、阶级属性等条件限制4.认识运动的总规律人类的认识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由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一个阶段上的实践和认识都是向更高水平的发展.五.真理1.真理①真理:人们的主观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正确反映②真理的客观性〈客观真理〉 A.真理的内容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B.

5、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实践真理具有客观标准→真理一元论③唯心主义真理论A.各人有各人的真理B.多数人承认是真理C.有用就是真理真理没有客观标准→真理多元论2.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及关系①绝对真理A.真理的内容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真理的客观性)B.从人类的认识本性来说能够把握无限的物质世界(认识的可知性)②相对真理A.任何真理都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某个部分的正确认识B.任何真理都是对这个部分某个层次的正确认识③关系A.每个真理的两重属性B.绝对真理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C.相对真理是绝对真理的颗粒D.无数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3.人类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①至上性:整个人类的认

6、识能力是无限的②非至上性:每一代人,每一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4.具体性、有用性〈自学〉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①为什么A.真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把主客观联系在一起. B.实践是能动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把主客观联系在一起C.实践的结果有两种,成功了说明主客观统一,失败了说明主客观不统一②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A.确定性〈绝对性〉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⑵.实践能够检验所有的认识B.不确定性〈相对性) ⑴.实践不能完全检验当时条件下的所有认识⑵.实践对一个认识的检验是反复的过程唯物论辩证法在认识论中的体现唯物论↓•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理

7、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真理的客观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辩证法↓•认识的辩证过程•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