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记者的必备素养

成功记者的必备素养

ID:40210360

大小:2.08 MB

页数:59页

时间:2019-07-26

成功记者的必备素养_第1页
成功记者的必备素养_第2页
成功记者的必备素养_第3页
成功记者的必备素养_第4页
成功记者的必备素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成功记者的必备素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成功记者的必要素养主讲人:刘津Part1认识记者MarthaGellhornHemingway战地记者彼得·阿内特生于新西兰的美国籍资深战地记者。1961年起供职于美联社,报道越战10年。供职于CNN期间,进行了第一次海湾战争的电视直播报道。后成为自由记者。现在汕头大学任教。前辈指南:《游击战报道要点》“有时候,你发现自己正处在战斗之中,你就应该表现得像个战士,竭尽全力活命,还要不受伤。”“做到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这样你就能在一定的距离内行进或奔跑……为了活命,一定程度上,你必须如此。你也应该识水性。小运河和沟渠往往深能没过头。如果你听到

2、一声枪响并且觉得不是从我方部队来的,千万不能站起来找寻这枪声的来处……第二枪可能就打中你了。”“若与军队同行,不要离排头兵太近。行进中或站立时都不要靠近播音员和救护人员,他们是敌方的主要袭击目标。”将战地报道作为事业在越南日渐形成一种认识:记者生涯把我带到这里,我就会在这里发挥最大效用。我将会把战地记者当做我的人生事业。我当时还年轻,对战争存在恐惧,但后来得到一个冒生命危险的理由。我知道战地新闻能够吸引巨大的公众注意力,也能成为重大的头条新闻,我简直觉得我与冒险思想和专业机会天生结缘。因此,我非常乐意冒其他记者不会冒的险。60多名记者死于

3、这场战争,其中4位是美联社西贡分社的。我想这是因为乐观精神——我的乐观成了抵挡霉运的坚盾。著名的照片1963年10月5日,一位僧人在西贡的一处十字路口引火自焚,阿内特满心惊恐,但拍下了这张照片。僧人自焚事件最终促使美国更换了其在南越的代理人(从吴庭艳到阮文绍)。1972年,阿内特的越南同事黄功吾在被南越军队轰炸过的村庄拍下了这张照片。图中的女孩潘金淑长大后移居美国,成为联合国和平大使。美联社曾一度拒绝刊发,理由是潘金淑面对镜头正面裸体,这在当时的主流媒体上是不是刊登的。而当时《纽约客》的编辑哈尔·比尔确认为,这副照片的历史重要性足矣抵消因

4、“正面裸体”带来的发表禁忌。《火从天降》后来也引起了美国当局的注意,尼克松当时的幕僚长霍得曼透露,当时尼克松怀疑这张照片的真实性。而照片上的小女孩潘金淑得以从灾难中幸存,成为证明这张照片的真实性和越战惨绝人寰的历史证人。摄影大师乔·麦克纳利(JoeMcNally)1995年在加拿大见到了刚刚蜜月回来的潘金淑和丈夫,拍摄了这张照片。执意留在越南的理由起初与阿内特并肩作战的纽约时报记者和合众国际社记者后来都回国了,代之以新的记者,但阿内特选择留下。原因之一是,他娶了一位越南女子;之二是,他在越战中学会了如何在困境中生活,如何与军人相处;越南当

5、时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故事,“它值得我冒着生命危险去报道。”1966年,阿内特因战争报道获普利策奖。美联社希望在更安全的地方替阿内特安排一个位置,但他谢绝了。“我感到自己生命注定属于越南,属于战地报道。”记者的武器就是笔毕竟我只是一个记者,手里根本没有武器。但是我描写他们,这就是我在那里的原因。我提醒我自己,我是去讲述他们的故事,这就是战地记者的工作。1967年11月,阿内特亲历了875高地的鏖战之后,在报道中写道:“在875高地,战争使生者与死者一样脸色苍白,唯一能够分辨筋疲力尽的士兵们的死活的办法是在敌人炮击时注意观察,生者会毫不羞愧地

6、冲入那个挖掘在红土山头的小地堡中;伤者向那些被炸倒在地上的掩护林蠕动;只有死者纹丝不动,有的在地堡中直接被迫击炮击中,有的被子弹击中脸朝下倒在地上。”伊拉克:离开还是留下阿内特:如果CNN不进行战争报道,那么老板泰德·特纳就应该归还订户的钱,订户和CNN签订的是24小时新闻服务的合同。CNN就应该提供服务。“我们不能罢工不提供新闻。”尼克:“那你的个人生活呢?我可是有个人生活的,她不想我留在这里,她很担心我,天天都打电话给我。彼得,坦白说,我也害怕。”彼得劝说尼克:“作为一个战地记者,如果你不在这里考验自己,你还可以在哪里考验自己呢?”,

7、彼得告诉尼克,这跟男子气概及强韧无关,这只与专业相关。尼克一个星期后返回巴格达,他的女友成了CNN现在最好的战地记者。最终,阿内特与其他两位记者留下来做战地报道。对记者的第一种理解记者是历史的见证着,是以最快的速度奔赴现场的人,记者强调的是第一手的观察,阿内特说:“只写我自己亲眼之所见。”当人们逃离危险的时候,警察、医生和记者总是朝着相反的方向奔跑。行者唐师曾唐师曾:新华社摄影记者。曾在秦岭大雪里拍过大熊猫,在可可西里无人区拍过藏羚羊,在神农架找过野人,1990年海湾战争爆发前在以色列和伊拉克实地采访。“政治采访之母”法拉奇20世纪最著名

8、的新闻工作者、战地记者和小说家之一,享有极高的国际声望。曾采访过卡扎菲、基辛格、西哈努克、勃兰特、英·甘地、阿拉法特、邓小平等政治风云人物,一生波澜壮阔。被视为反专制、反集权、反暴政的象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