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构造分析和大地构造分区

历史构造分析和大地构造分区

ID:40219447

大小:1.30 MB

页数:69页

时间:2019-07-26

历史构造分析和大地构造分区_第1页
历史构造分析和大地构造分区_第2页
历史构造分析和大地构造分区_第3页
历史构造分析和大地构造分区_第4页
历史构造分析和大地构造分区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构造分析和大地构造分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历史构造分析大地构造分区2007.5.101历史大地构造学历史大地构造及其分析方法地槽、地台的概念板块构造简介大地构造分区构造旋回、旋回和阶段2007.5.102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地层进行综合研究,确定其构造发展状态和过程,划分构造演化和大地构造分区,恢复不同地区、不同块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演化过程即为历史大地构造分析。2007.5.103每个一定范围的区域都以其构造和演化上有一定的共同特征和邻区相区别,因而可以划分出不同区域构造单元,这就是大地构造分区。2007.5.104历史大地构造学家把地壳划分为活动的地槽和稳定的地台。板块构造理论把全球地壳划分成许多板块和板块边缘接合带。20

2、07.5.105大地构造理论(1)以我国大地构造学家黄汲清教授为代表的地槽——地台发展的多旋回理论,简称“多旋回”说。(2)以我国大地构造学家张文佑教授为代表的断裂体系与断块大地构造理论,简称“断块构造”学说。(3)以西北大学张伯声教授为代表的地壳波状镶嵌构造理论,简称“镶嵌构造”说。(4)中南大地构造研究所陈国达教授提出的地壳构造发展的第三单元——地洼区学说简称“地洼”说或“地台活化”说。(5)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创立了地质力学,以地质力学的观点对中国构造体系进行了划分。2007.5.106第一节 历史大地构造分析法(内容)2007.5.107一、沉积组合(建造)分析概念:在一定时期内

3、形成的、能够反映其沉积过程主要构造背景的沉积岩共生综合体。概念核心:1.沉积时的构造条件2.较长时期3.一定的区域范围4.综合特征(组分-结构-构造等)构造背景分类:稳定、过渡、活动三种类型2007.5.108沉积组合与构造性质2007.5.109在不同的构造单元内有不同的岩石组合(建造),在同一构造分区内,不同构造阶段上也有不同的岩石组合。2007.5.1010(一)活动类型岩石组合(1)硬砂岩建造包括硬砂岩,岩屑砂岩和长石砂岩。这些岩石都含有较多的不稳定组分,是在地形高差大、沉积速度快的活动构造环境中形成的。2007.5.1011(2)混杂岩与变质岩建造混杂岩是由时代不同、性质不同、大小悬

4、殊的各种岩块组成的一种构造角砾岩。蓝闪石片岩是一种高压低温变质岩;蓝晶石片岩是一种高温低压变质岩。上述混杂岩和变质岩是在活动大陆边缘形成的。2007.5.1012(3)复理石建造在古代活动深海环境中形成的砂泥质浊积岩,具有薄层的递变层理。是古代活动大陆边缘的沉积建造(地槽发展后期的沉积建造),反映活动强烈的构造环境。2007.5.1013(4)蛇绿岩套超基性岩(橄榄岩、蛇纹岩、辉长岩)、基性岩(枕状玄武岩)和远洋沉积物(放射虫硅质岩,软泥)组成的“三位一体”共生综合体。2007.5.1014(5)磨拉石建造是由一套巨厚的砾岩、砂岩为主及杂粘土、泥灰岩等组成的沉积岩系。是长期的沉降的活动区,后来

5、褶皱隆起成为山脉时,在其山前拗陷地带或山间盆地迅速堆积所形成的一套岩层,厚数千米,属陆相沉积或陆源滨海相沉积。2007.5.10152.稳定类型岩石组合稳定型岩石组合主要在稳定区沉积形成。包括石英砂岩组合铁、铝质岩组合碳酸盐岩组合海陆交互相含煤岩石组合内陆盆地各类碎屑岩组合2007.5.1016二、沉积厚度分析一般地壳下降速度大、幅度大,代表地壳活动性强,相反,则表示地壳活动性弱,而稳定性强。2007.5.10171、补偿沉积沉积物的沉积速度等于地壳下降速度时的沉积作用。2.非补偿沉积沉积物的沉积速度小于地壳的下降速度,地层厚度小于地壳下降幅度,沉积环境发生变化,沉积相也会发生相应变化。3.超

6、补偿沉积沉积物的沉积速度大于地壳的下降速度,地层厚度大于地壳的下降幅度,沉积环境也会发生变化,例如海退,沉积相也随之变化。2007.5.1018厚度→升降幅度→构造性质2007.5.1019示补偿盆地与非补偿盆地2007.5.1020在地质历史上,大多数地层是在浅海区沉积形成的,主要是补偿沉积。如渤海,渤海面积有82700km2,平均水深21m,经计算大约只需要l000年就可能填平。按渤海所经历的时间,它早就该填平了,但至今渤海仍然存在。这是因为渤海在接受沉积的同时,其基底地壳也在不断下降。钻探资料证实,渤海第四系厚800m——1000m以上,第四系岩相均一变化不大,表明第四纪渤海沉积环境变化

7、不大,是一种补偿沉积状态,渤海基底地壳在第四纪的下降幅度在800m——1000m以上。2007.5.1021三、沉积相变化分析根据岩相纵向上的变化,可以推断地壳运动的发展历史。2007.5.1022四、构造运动面的分析构造运动面,是地壳运动的直接纪录。角度不整合,代表了早期形成的地层经过不同的变形,并通常伴有一定程度的变质改造,遭受剥蚀,而后在接受沉积。假整合反映早期形成的地层经整体抬升,遭受剥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