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孟子

中国哲学史-孟子

ID:40240385

大小:124.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7-28

中国哲学史-孟子_第1页
中国哲学史-孟子_第2页
中国哲学史-孟子_第3页
中国哲学史-孟子_第4页
中国哲学史-孟子_第5页
中国哲学史-孟子_第6页
中国哲学史-孟子_第7页
中国哲学史-孟子_第8页
中国哲学史-孟子_第9页
中国哲学史-孟子_第10页
资源描述:

《中国哲学史-孟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孟子孟子(约公元前385~304),名轲,驺国(今山东邹县)人。他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他说自己一生的志愿就是“学孔子”。金良年:《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史次耘:《孟子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重庆出版社2009年(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汉)赵岐注、(宋)孙奭疏:《孟子注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点校本(清)焦循:《孟子正义》,上海书店1986年蔡仁厚:《孔孟荀哲学》,台湾学生书局19

2、84年蒙培元:《蒙培元讲孟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张奇伟:《亚圣精蕴:孟子哲学真谛》,人民出版社1997年杨泽波:《孟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黄俊杰:《中国孟学诠释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法]弗朗索瓦·于连著,宋刚译:《道德奠基:孟子与启蒙哲人的对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美]江文思、安乐哲编:《孟子心性之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宋代两浙东路茶盐司刻本《孟子注疏解经》一、性善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

3、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

4、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二、内圣思想人皆可以为尧舜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夭)寿不贰,修身以俟(sì等待)之,所以立命也。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

5、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快也)于心则馁矣。……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何谓知言?”曰:“诐(bi偏颇)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高数仞,榱(cui)题(榱之抵檐处)数尺,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大)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sheng),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

6、,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我四十不动心。……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

7、,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8、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