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ID:40275783

大小:3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7-30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_第1页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_第2页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_第3页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_第4页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一)教材简析:本单元共安排三篇课文,分别为《第八次》《卧薪尝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从内容上来看,三篇课文都通过一个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激励和教育学生学习文中主人公坚持不懈的精神,让学生从故事中明白“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课文故事脉络清晰,文字浅显易懂,寓意深刻。习作4是一篇写秋景的练习,重点是指导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和动静结合描写的写法,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练习4中的处处留心要在练习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拓展,加深对秋天的认识和词语的积累。(二)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

2、情地朗读课文。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人物的精神和蕴涵的道理。(三)教学难点:1、抓住重点词句指导体会故事的寓意,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2、留言条的书写。(四)知识要点《第八次》: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熟读课文。2、会读会写会用生字,理解词语:信心、抵抗、侵略、磨坊。3、理解布鲁斯终于成功的原因是失败后不气馁,不丧失信心,鼓起勇气继续努力。4、初步理解详写与略写。《卧薪尝胆》: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熟读课文。2、会读会写会用生字,理解词语:建议、免除、屈辱、耻辱、后患、谋臣、转弱为强。3、能较生动地讲述这个故事4、会用“建议”

3、造句。5、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熟读课文。2、会读会写会用生字,理解词语:异常、缓步、效果、研究、分析、如果。3、说说雷耐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4、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从小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5、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习作4:1、有顺序地观察田野里的迷人秋景,注意抓住主要的景物。2、初步能分清动景和静景。练习41、练习用词串描写秋景,并展开想象画一幅画,为画配上古诗。2、读读背背和“卧薪尝胆”有关的成语及《古今贤文·劝学篇》。3、写好钢笔字:右边的竖比左边的竖写得

4、长。4、会用规范格式写留言条。5、练习写毛笔字:学写斜撇和长撇。(五)单元设计意图1、继续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2、继续加强识字教学,坚持在语言环境识字。重视写字的指导,提高学生写字的技能。培养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能力。3、充分利用插图,各种文字材料,各项作业,进行说话、写话的训练。4、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语文能力。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借助字典独立识字、阅读的能力。5、要十分重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为学生的作文起步打好

5、基础。(六)教材解读:《第八次》《第八次》这是一篇学生特别喜欢的文章。但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感觉到这是一篇关于“灵感”训练的文章。虽然这是一篇励志之文,但我认为,更重要的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抓住灵感。所以在这篇文章教学上,让学生品读之后,铭记这则故事后,熟读文章后,进行着读写结合的训练,这样更有利于抓住灵感。抓住灵感,解读灵感,运用灵感,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第三自然段就是灵感训练段落。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训练。1、走进人物的内心,体会人物精神。布鲁斯的内心变化大:信心因七次大败而几乎失去——信心从蜘蛛结网中重新找回——信心让其鼓起斗

6、志,赶跑侵略军。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布鲁斯不同时期的内心。如:七次大败后,“布鲁斯唉声叹气、对战争几乎失去信心”,此时可让学生想像人物的内心,并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有如:布鲁斯在看完蜘蛛第八次织网成功后“感动极了。猛地跳起来,喊道:我也要干第八次!”再次想像布鲁斯的内心,再次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人物的精神也就感受到了。而课后练习4的完成也就水到渠成了。2、布鲁斯这一位王子的“英勇”形象可以在八次战斗中体会:七次大败几乎失去信心但没失去;从蜘蛛结网中重新找回信心,直至鼓起斗志,赶跑侵略军。蜘蛛能成功进行第八次织网,给了布鲁斯巨大的震

7、撼,这种震撼来自蜘蛛的屡战屡败却屡败屡战的精神,这也是布鲁斯的精神所在。《卧薪尝胆》《卧薪尝胆》这篇文章其实是一篇中国计谋的好文章,是一篇由弱变强的励志之文。这篇文章也许有人认为价值取向有问题,原因是文章第四自然段有着“报仇雪恨”的字眼。的确这一点有着价值取向的问题。不过,在中国历史上,在人类发展史上,这样的事太多了!这是事实,这也是只要有人存在往往离不开的问题,所以苏教版语文教材并没有回避这一问题,而是把人的原生态体现出来。因为这个典故的事实就是如此。所以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当然这篇文章由弱转强的过程,是非常值得玩

8、味的。这种努力,这种长时间的努力,可持续性的努力却是非常有感召力的,我们在教学中是不能把这一点忘记的。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让学生明白励志,让学生明白努力,这其实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表现。《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