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途径

试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途径

ID:40313411

大小:4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30

试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途径_第1页
试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途径_第2页
试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途径_第3页
试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途径_第4页
试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途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途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途径黄志广刘效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展与规划研究室,安徽合肥230026)摘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提出的战略目标。大学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不仅是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更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我们应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推进创新教育,努力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模式和途径。关键词:大学;创新型人才;创新教育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OntheMethodsforCultivatingInnovativePeopleHUANGZhi-guang,LIUXiao-mei(University

2、ofScienceandTechnologyofChina,Hefei,Anhui230026)Abstract:Inadditiontogenerating,disseminatingandutilizingknowledge,universitiesasapartofthenation’sinnovationsystemshouldfosteraninnovativespiritandcultivateinnovativepeople.Tomeettheneedsforsocialandeconomicdevelopment,moreeffectivemethodsshouldbeex

3、ploredandadoptedforinnovationeducationandforcultivatinginnovativepeople.Keywords:university;innovativepeople;educationforinnovation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发布,标志着“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战略目标已进入执行阶段。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国家将强力实施、稳步推进。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把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促进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的良性互动,积极推动

4、教育与科技、经济的结合。高等院校是贯彻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大责任,必须进一步加强创新教育研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尽快建立起与其相适应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这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要求,也是大学谋求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一、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大量的创新型人才。那么,什么样的人才可称为创新型人才?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具有创新思想”或“具有创新精神”是创新型人才的基本内涵。美国《创新杂志》对创新所下的定义是,运用已有的知识想出

5、新办法、建立新工艺、创造新产品。因此,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能够孕育出新观念,并能将其付诸实施,取得新成果的人。从广义上看,创新型人才是专指那些思维敏捷、思想解放、思路超前的人和那些敢想敢闯、敢作敢为、敢试敢冒的人。也就是那些具有经验、知识、信息,并将其融合运用到实际中,能够对行动目标有效地进行整理、判断、创新的人。综合国内学术界的一些观点,归纳一下,创新型人才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对问题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创新型人才不仅能够很快注意到某一情境中存在的问题,并设法寻求新的解决途径,而且能够在貌似平淡无奇的事物中觉察到一些奇特的、不同寻常的事情,并展开思考。2、观念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在相同的环境

6、条件下,创新型人才能够在同样时间内形成较多的观点或想法。3、思维具有灵活性。创新型人才可以轻易摆脱惯性,摆脱原有的思维定势,根据不同的信息修正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具有极强的适应性。4、认识具有新颖性。创新型人才思想活跃,能够经常提出不同寻常且又可以被人们所接受、认可的观点。5、人格特征鲜明。创新型人才具有较强的个性和独立性,有着较强的成就动机,期待取得成功,他们不唯书、不唯上,只服从真理。这种个性特征常常使他们在行动上敢于冒险,不愿忍受繁规琐节的束缚,敢于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以上特征实际上体现了创新型人才的三个主要方面,即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创造性思维、敏锐的

7、问题意识、创造性想象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几方面;创新意识主要表现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新的兴趣、动机等方面;创新人格主要表现在强烈的成就动机、良好的合作精神、优秀的调控能力、冷静的态度等方面。二、创新型人才培养应坚持的基本理念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也是中华民族走向全面复兴的必由之路。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需要在宏观上进行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材体系、教育模式、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大胆创新,既要大力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