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

ID:40348706

大小:780.50 KB

页数:63页

时间:2019-07-31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_第1页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_第2页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_第3页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_第4页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三章国际服务贸易理论国际服务贸易理论研究综述比较优势理论与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服务贸易纯理论的发展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体系是建立在商品贸易的基础上,服务贸易理论研究一直处于空白状态。随着服务业日益成为产业进步的标志,国际服务贸易理论研究越来越受到国际经济学界的普遍重视。服务贸易理论体系,存在着两种选择:一是根据国际服务贸易的实践和特点,借鉴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发展出相对独立的服务贸易理论;二是将传统的商品贸易理论加以延伸,扩展到服务贸易领域,用相应的逻辑和概念来阐述服务贸易,从而实现商品贸易理论与服务贸易理论的衔接。3.1国际服务贸易理论研究综述(1)服务贸易理论研究的

2、逻辑线索始终未脱离主流国际贸易理论的分析框架(2)服务贸易理论研究始终带有政治经济学分析的色彩(3)服务贸易理论研究假设前提的放松更符合服务贸易实践(4)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形成更具复杂性(5)将技术变动、国际竞争力与国际服务贸易结合起来研究1.国际服务贸易理论研究的特点(1)服务经济理论研究的步履维艰影响到服务贸易理论研究的发展(2)服务贸易统计分类的不统一导致理论研究难以进行精确的经验检验(3)服务业的长期价值歧视使服务贸易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2.国际服务贸易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1.比较优势理论对服务贸易的适用性(1)不适用的观点(2)适用的观点(3)不完全适用的观点3.

3、2比较优势理论与国际服务贸易(1)人力资本(2)资本和技术因素(3)自然条件与信息技术(4)产业组织结构(5)非经济因素2.国际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因素国际贸易理论的回顾国际贸易理论的回顾国际贸易理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绝对成本论比较成本论H-O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国家竞争优势论价值链理论1.绝对成本论亚当.斯密(1723-1790)英国经济学家,代表作〖国富论〗将其分工理论推广到国际领域。优越的自然禀赋和生产条件可降低生产成本,各国都应该生产成本较低的那些产品,然后在各国之间交换。通过参与国际分工使自然条件得到充分利用,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社会财富。2.比较

4、成本论大卫.李嘉图(1772-1823)英国经济学家〖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若甲国生产AB两种产品均居劣势,只要生产其中劣势较小的那个产品,也可以通过参与国际分工节约劳动。比较成本理论成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3.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俄林(H-O)的要素禀赋理论 赫克歇尔(1879-1952)。俄林(1899-1979)瑞典经济学家,1969-1975年担任诺贝尔奖经济学委员会主席。1977年获诺奖。他提出的生产要素禀赋论奠定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被认为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人。生产要素:主要指劳动、资本和土地(自然资源)产品要素的密集度(FactorIn

5、tensity)某种产品生产中各种要素的比例。不是指要素的绝对数量,而是指要素的相对数量。 要素密集程度和技术以及要素的价格有较大的关系。要素的丰裕程度 某个国家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及比重。不是绝对量,而是和另外的国家相比的相对数量。H-O定理:同种商品在不同国家的相对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基础,商品价格差异则是由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从而要素相对价格不同决定的。要素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H-O理论的三个主要结论1.每个国家或区域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应该生产和输出本国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输入本国稀缺要素密集的商品。2.区域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

6、是价格差别,即各个地区间或国家间商品价格不同。3.商品贸易趋向于(即使是部分地)消除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异,导致国际间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里昂惕夫之谜(LeontiefParadox)按照H-0理论,一国应当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丰裕要素所生产的产品,而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里昂惕夫利用他的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美国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具体计算,来验证H-O理论。采用从美国的数据中计算进口替代品的要素密集度的方法来估计进口品的要素密集程度。结果发现,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4.产业内贸易理论同一产业部门内

7、部的差异产品的交换及其中间产品的交换。即一国同时出口和进口同一产品。可解释产业结构相同、消费结构相同的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服务贸易在很大程度上是产业内贸易。如两国同时可作为旅游服务贸易的出口国和进口国。50年代后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这些变化无法用传统的理论作出合理的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增加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Trade)是产业内国际贸易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产业部门产品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比如日本向美国出口轿车,同时又从美国进口轿车的现象;中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