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究竟是什么?

语文究竟是什么?

ID:40390501

大小:23.6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1

语文究竟是什么?_第1页
语文究竟是什么?_第2页
语文究竟是什么?_第3页
语文究竟是什么?_第4页
语文究竟是什么?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究竟是什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语文"究竟是什么?胡国华"语文"究竟是什么?  这个问题到现在都没有搞清楚。这个问题不搞清楚,中国语文教育的改革与进步就无从谈起。本源不明,何以为教?一"语文"究竟是什么?现在官方的的解释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谓"载体",也还是工具。这里的表述很清楚,语文就是一个工具,这就是"工具论"。稍稍懂得形式逻辑的人都可以看出,新课标里对语文课程只是作了几点说明,并没有揭示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所谓本质属性,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有属性。"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语文的特有属性

2、,其他各门课程都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等于没说。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也不是语文的特有属性,其他学科就没有人文性吗?  工具论的提出,是在1963年,张志公发表《说工具》一文,首次提出了"工具论"。工具论的提出,是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的。  "大跃进"期间,过分强调语文课的思想政治教育。195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规定:"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根据这一方针,当然就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解为语文教

3、学也要为政治服务。1958年秋,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了一套《语文》课本,这套课本选文不多,古典文学作品很少,现代文学作品除鲁迅外基本不收,主要是毛泽东著作和歌颂"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时文。此后,各地所使用的语文教材大都由各省、市、自治区自己编写,受当时政治运动的影响,语文教材片面强调紧跟形势,突出政治和阶级斗争观念。有人主张语文课也要搞"大跃进",于是,假、大、空的东西充斥语文课堂,政治运动式的阅读教学、浮夸成风的作文教学,语文已经不是语文,语文课变成了政治课,使得这一时期的语文教学质量严重下降。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张志公先生才发表《说工具》

4、一文,提出了"工具论"。为了拨乱反正,也难免矫枉过正。  1963年,教育部发布了建国后第一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新编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明确指出:"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文字,使他们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突出了语文的工具性。  语文的确是个多灾多难的学科。不久,文化大革命爆发了,1966年8月,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指出:"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改革旧的教育方针和方法,是这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必须彻底改变资产阶级

5、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学制要缩短,课程设置要精简,教材要彻底改革。"  在"政治可以冲击一切"的极"左"思潮影响下,各地教材无一例外地以"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为纲,完全置语文学科的教学规律于不顾。这一时期语文教材选文主要为革命领袖著作、鲁迅作品、"样板戏"选场等。教材严重脱离学生实际,严重违背语文教学规律。有的地方甚至把语文课改为"政文课""政文史课""革命文艺课"。语文教育从一个极端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又一次导致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全面下降。  到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语文教育又来了一次拨乱反正。  吕叔湘在1978年3月16日《人民日报

6、》上发表了题为"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两个迫切问题"的文章。文章认为:"中小学语文课所用教学时间在各门课程中历来居首位。新近公布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10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10年时间,2700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1978年8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在北京召开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叶圣陶在会上作了题为"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的重要讲话,他说:"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

7、、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要做到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说多数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还不够),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了分内的责任,才算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分内的责任。以往少慢差费的办法不能不放弃,怎么样转变到多快好省必须赶紧研究,总要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得到切实有效的改进。"  吕叔湘的文章,强调了语文教育的失败,叶圣陶的讲话,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  于是,工具论就成为中国语文教育的主导理论,历次语文教学大纲的修订,也都强化了这一理论,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的编写,也都本于这个理论,语文教学法的研究与改革,也都基于这个理论。  在工具

8、论的理论框架下,"语文"有两个基本概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