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8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

宏观经济学第8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

ID:40391935

大小:232.76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9-08-01

宏观经济学第8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_第1页
宏观经济学第8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_第2页
宏观经济学第8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_第3页
宏观经济学第8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_第4页
宏观经济学第8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第8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八章[教材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EconomicGrowthTheoryandBusinessCyclesTheory]第一节经济增长理论第二节经济周期理论第一节经济增长理论一、经济增长理论概述经济增长的含义“本书的主题为一国人均产出的增长。”[英]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的源泉宏观生产函数:经济增长分解式: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社会储蓄函数:宏观生产函数(不考虑技术进步):规模报酬不变:y0k人均生产函数曲线教材P694图21-3资本、产量和储蓄(投资)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资本存量产出/

2、收入资本存量的变化储蓄/投资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新古典增长模型基本方程的含义如果不考虑技术进步的作用,则:只有人均资本的增长,人均产出才可能增加;只有人均储蓄高于人均投资与人均折旧之和,人均资本才可能增加。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经济增长的稳态分析稳态条件:虽然人均投资和人均产出不变,但只要资本存量与劳动人口保持同样比例增长,总产出就可以长期按相同的比例增长。y0k经济增长的稳态教材P696图21-5yAsyAkAy0k教材P699图21-7k0k'CC'储蓄率提高的影响从短期看,储蓄率的提高可以使资本存量的增

3、长率高于劳动人口增长率,从而使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增长。但从长期看,只要储蓄率不再提高,资本存量的增长率和总产出的增长率又会回落到等于劳动人口增长率的水平,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将在一个新水平上保持不变。y0k教材P700图21-9k0k'A'A人口增长率提高的影响资本的黄金分割率虽然储蓄率的提高,可以提高人均资本的和人均产出的稳态水平,但是,当产出一定时,储蓄或积累增加,消费就会减少,因而存在着一个如何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的问题。黄金分割率——要使稳态人均消费达到最大值,稳态人均资本量的选择应当是使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

4、增长率:y0k教材P701图21-19k*M'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率Mk'k"加入技术进步的因素不考虑技术进步因素的索洛-斯旺模型:意义:要保证收入增长率高于劳动人口增长率,则必须使资本增长率大于劳动人口增长率。考虑技术进步因素的索洛-斯旺模型:意义:只要技术进步是正数,即使资本增长率等于劳动人口增长率,收入增长率仍然可以高于劳动人口增长率。第二节经济周期理论一、经济周期的含义、阶段与类型经济周期的含义经济周期[BusinessCycle]又称商业循环,指“总的经济活动中的扩张和收缩的交替,这种周期变动通过国民生产总值、

5、工业生产指数以及就业和收入等综合经济活动指标的波动而显示出来。”[美]格林沃尔德主编:《现代经济词典》,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338页。经济周期的阶段经济周期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扩张阶段与收缩阶段。如果更细一些,则把经济周期分为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产出时间潜在GDP实际GDP0经济周期的类型①朱格拉周期:中周期或中波。②基钦周期:短周期或短波。③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长周期或长波。④熊彼特周期:一种综合。二、经济周期理论概论为什么会产生经济周期?长期以来西方经济学家对于这个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种

6、种不同的说明和解释,形成了众多的经济周期理论。二次大战前的经济周期理论简介①纯货币周期理论②投资过度周期理论③创新周期理论④消费不足周期理论⑤心理周期理论⑥太阳黑子周期理论二次大战后的经济周期理论简介①乘数—加速数原理②货币主义周期理论③政治周期理论④卢卡斯的货币周期理论⑤实际周期理论乘数—加速数原理现代凯恩斯主义将乘数理论与加速数原理结合,也就是把投资乘数对收入的影响与加速数原理中收入对投资的影响结合起来,提出“乘数—加速数原理”的动态经济模型,用以解释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及波动的幅度。加速数原理加速数原理[Acce

7、leratorPrinciple]——说明企业固定投资与产量之间的关系,或社会投资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公式:乘数—加速数模型与经济周期乘数原理:投资的变动会引起收入或产出若干倍的变动。加速数原理:收入或产出的变动又会引起投资若干倍的变动。注意:乘数—加速数模型:乘数和加速数的交替作用,导致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例: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