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层无体腔动物扁形动物门

胚层无体腔动物扁形动物门

ID:40424857

大小:1.01 M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8-02

胚层无体腔动物扁形动物门_第1页
胚层无体腔动物扁形动物门_第2页
胚层无体腔动物扁形动物门_第3页
胚层无体腔动物扁形动物门_第4页
胚层无体腔动物扁形动物门_第5页
资源描述:

《胚层无体腔动物扁形动物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节:三胚层无体腔动物——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扁形动物在动物进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和腔肠动物相比,其结构与机能进一步复杂、完善。生存于多种环境中:少数生活在海水内,多数已进入淡水,某些则进入土壤,而更多的却适应了寄生生活。1一、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一)两侧对称(bilateralsymmetry):2两侧对称的意义:1、使动物有了前后、左右、背腹之分,从而引起动物机能上的分化,腹司运动,背司保护,神经和感觉器官逐渐集中在前端,为前端分化成脑创造了条件。2、使动物的运动由

2、不定向变为定向(向前)。3、使动物对外界环境的反应更迅速、更准确,行动也较为敏捷。4、扩大了动物在空间的移动范围——两侧对称的体型最有利于运动,既适合游泳,又适合在物体上爬行,是动物由水中漂浮或固着生活进入水底爬行的结果,水底爬行又可进化到陆上爬行,所以两侧对称是动物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3(二)中胚层(mesoderm)的形成:4(三)皮肤肌肉囊(dermo-muscularsac):由外胚层形成的表皮和由中胚层形成的多层肌肉组成的体壁包裹全身,呈囊状,具有保护和运动的功能,称为皮肤肌肉囊

3、。5(四)消化系统(digestivesystem):不完全消化系统,有口无肛门。可分为口、咽和肠三部分。寄生生活的种类,消化系统趋于退化或完全消失。6(五)排泄系统(excretorysystem):原肾管排泄系统。由焰细胞、毛细管、排泄管和排泄孔组成。7(六)神经系统(nervoussystem):梯形神经系统。前端有一对较大的神经节,称之为"脑",由"脑"向后端分出纵行的神经干,以腹部的一对最发达。在纵走的神经干之间有横神经相连。自由生活的种类常具眼点、平衡囊等感觉器官。8(七)生殖系统(rep

4、roductivesystem):由生殖腺(精巢、卵巢)、生殖导管(输精管、输卵管)和附属腺体(前列腺、卵黄腺等)组成。大多数扁形动物为雌雄同体,体内受精。9涡虫的生殖:10二、扁形动物门的分类:扁形动物约有12000种,根据形态特征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分为三个纲:(一)涡虫纲(二)吸虫纲(三)绦虫纲11(一)涡虫纲:1、体表有纤毛、杆状体和保护色——强化了运动机能,有利于捕食和防御敌害。2、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比较发达——能迅速地对外界因素,特别是对光线和食物的存在起反应。3、多数营自由生活,大多生活在

5、海水,少数在淡水与湿润的土壤中生活。如:我国淡水中常见的三角真涡虫12(二)吸虫纲:1、体表无纤毛,无杆状体,也无保护色等结构。2、消化系统较简单。3、具1——2个吸盘。4、大多数为雌雄同体,并且生殖器官一般都很发达。5、多为寄生生活,生活史复杂。13几种重要的人体寄生吸虫:1、华枝睾吸虫2、肝片吸虫3、布氏姜片虫4、日本血吸虫141、华枝睾吸虫成虫寄生在人、猫、狗等吃鱼的哺乳动物的肝脏胆管内,由此而引起的疾病称为华枝睾吸虫病。该虫于1875年在印度一华侨尸体的胆管中首次被发现,因此该虫又称华肝胵。1

6、5生活史:16危害:华枝睾吸虫寄生于人体胆管会使人得华枝睾吸虫病。患者有慢性腹泻、消瘦、乏力、贫血、肝脏肿大等症状,后期可发生肝硬化,常见并发症有急性胆囊炎、总胆管阻塞。此外,肝细胞性或胆管性原发性肝癌可能与本病有关。囊蚴在70℃的热水中8秒钟即死亡,但冰冻、盐腌及浸于酱油中等方法不能在短时间内杀死囊蚴。17防治原则:(1)(人、猫、狗)不吃生的或不熟的鱼、虾(防止经口感染)(2)加强粪便管理(防止未处理的新粪落入水中)(3)隔离治疗病人和管理猫、狗等动物182、肝片吸虫又叫羊肝胵,最初于羊肝中发现,

7、1960年始在人体内发现。为世界性的牛、羊的主要寄生虫。在欧洲、非洲等地,人体被感染较常见,我国人体被感染较少见。中间寄主为椎实螺。19危害:成虫使肝组织遭受破坏,可引起肝炎及胆管变硬,并造成胆汁的输送受阻而产生消化不良,同时由于虫体分泌的毒素渗入血液中,溶解红细胞,使宿主发生贫血、消瘦及浮肿等中毒现象。20防治原则:使人免受感染的预防措施是:禁止饮用生水,勿食生菜。减少动物肝片吸虫病蔓延和流行的主要措施是:在牧场改良排水渠道,合理处理牛、羊粪便。213、布氏姜片虫布氏姜片虫是1843年从一个在伦敦死

8、亡的东印度水手的十二指肠内发现,体形似姜片,故名。体大肥厚多肉,虫长20~70mm,宽10~20mm,厚2mm。成虫寄生于人或猪的小肠内,中间宿主为扁卷螺。22生活史:尾蚴从螺体内逸出后,多附着于菱角、荸荠、莲藕、茭白、水浮莲等食用水生植物上,形成具有感染性的囊蚴,生食这些水生植物,或喝生水,囊蚴即被吞入。在宿主消化液和胆汁的作用下,囊壁破裂,幼虫脱出,吸附在十二指肠或空肠黏膜上,约经3个月发育为成虫,并开始产卵。23危害:成虫以腹吸盘紧紧吸附在宿主肠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