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爆发和国共合作抗日复习

抗日战争爆发和国共合作抗日复习

ID:40480903

大小:234.34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8-03

抗日战争爆发和国共合作抗日复习_第1页
抗日战争爆发和国共合作抗日复习_第2页
抗日战争爆发和国共合作抗日复习_第3页
抗日战争爆发和国共合作抗日复习_第4页
抗日战争爆发和国共合作抗日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抗日战争爆发和国共合作抗日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抗日战争爆发和国共合作抗日复习课件马山中学:黄树勇阶段特征从世界史的角度:①法西斯势力逐步加强到顶峰后瓦解溃灭;②英法美民主势力由纵容侵略到遭受法西斯侵略再到参与主导反法西斯战争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③社会主义苏联由不负责任只顾自身利益到吞下德国闪电站苦果,再到参与反法西斯战争,最后分享反法西斯胜利成果,与美国主导战后世界格局;④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由彼此孤立各自为战到反法西斯同舟共济赢得胜利.从中国史角度政治: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以国共合作为基础进行全民族抗战;统一战线内部存在尖锐斗争。军事:两个战

2、场、两条抗战路线并存;国民党反共高潮;中共在军事上坚决回击。外交:日本企图把中国变为它的殖民地,发动侵华战争,中国抗日战争兴起;国民政府收复部分主权(治外法权)一对矛盾:中日民族矛盾两条路线:中共——全面抗战路线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两个战场中共:敌后战场国民党:正面战场三个阶段战略防御阶段(1937、7——1938、10)战略相持阶段(1938、10——1945、8)战略反攻阶段(1945、8——1945、9、2)三个政权国民党政府日扶植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汪伪政权中共陕甘宁边区政府★抗日战争发展的三个阶段(1)19

3、37年7月至1938年10月是防御阶段。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全国抗战的开始。这一时期,日本大举进攻中国;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出现两个战场抗战的局面,这是中国抗战的重要特点之一。(2)1938年10月至1945年8月初是相持阶段。1938年10月,日本占领广州、武汉后,抗日战争进人相持阶段。这一阶段,日本改变了侵华策略;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蒋介石集团发生动摇,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敌后游击战争,使敌后

4、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对抗战胜利具有决定的意义。(3)1945年8月至9月是反攻阶段。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美国动用原子弹轰炸日本,中国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8月15日,日本宜布五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至此,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1)历史原因:从大陆政策到“国策基准”(课件打出“国策基准”的材料)。(2)经济原因:自然条件的限制;摆脱经济危机。(3)外部原因:国际社会的绥靖之风和国共内战。思考:“小”日本为何侵略“大”中国?(2009年江苏历史8)1937年7月7日

5、,驻华北l3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日本在华北地区驻军始于A.甲午中日战争之后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C.辛亥革命失败之后D.九一八事变之后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日本大陆政策,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共的努力,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国民政府政策的调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1935年“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5年底,中共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7月8日,中共发表抗日通电;蒋介石发表庐山

6、谈话,8.14发表自卫宣言,表示要抵抗暴力;八一三事变后,改编工农红军;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①广泛的民族性;②采取党外合作的形式;③无统一的组织机构和成文的政治纲领;④各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⑤统一战线始终存在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⑥中共政策:坚持领导权(坚持对自己军队和政权的领导);⑦得到国际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意义中共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抗日战争的旗帜,有利于团结一切抗日力量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侵

7、略,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01全国春季35)试述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的努力。(13分)①“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坚决主张抗日,反对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2分)②在东北组织抗日活动,与福建人民政府签订《抗日停战协定》。(2分)③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在瓦窖堡会议上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3分)④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表明团结抗日的诚意,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3分)⑤“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发表抗日通电,所领导的武装编入国民革命军序列。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8、,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3分)★两次国共合作比较社会背景、两党性质和地位、社会基础、性质、领导权、合作方式和政治纲领、斗争对象、结果和前途不同点1)两次国共合作方式不同:第一次国共合作采取党内合作形式。第二次国共合作没有具体形式:形式上为国民政府领导,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保持着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2)两次国共合作政治基础不同:第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