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式压力容器操作R1取证笔记

固定式压力容器操作R1取证笔记

ID:40562101

大小:39.99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8-04

固定式压力容器操作R1取证笔记_第1页
固定式压力容器操作R1取证笔记_第2页
固定式压力容器操作R1取证笔记_第3页
固定式压力容器操作R1取证笔记_第4页
固定式压力容器操作R1取证笔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固定式压力容器操作R1取证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固定式压力容器操作R1取证笔记理论:单选+判断,100题,1小时,60及格,随机抽题实操:25题库随机抽3道,8分钟,60及格考试关闭手机1法规①宪法>②基本法律、其他法律、一般法律>③行政法规>④部门规章、地方规章>⑤安全技术规范>⑥标准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特种设备安全法——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④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行政处罚规定,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⑤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超高压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简单

2、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压力容器安装和改造维修许可规则。作业人员:(1)操作员,初中及以上学历,种类是作业,项目是R1(固定式压力容器操作)、R2(移动压力容器操作)、R3(氧舱)(2)管理员,高中及以上学历,种类是相关管理,可管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A3操作人员:18周岁以上(含),男不超过60周岁,女不超过55周岁。身体健康,无妨碍本岗位操作的疾病和生理缺陷,体检合格。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国家命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

3、产安全的工艺、设备。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要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造成重大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压力容器定义: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①最高工作压力≥0.1MP

4、a(表压),且压力和容积的乘积≥2.5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②盛装公称工作压力≥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1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60℃液体的气瓶;③氧舱等。压力容器的介质包括气体、液体、最高温度大于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特种设备包括其所用的材料、附属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和与安全保护装置相关的设施。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有权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行政监察等部门举报。未经监督检验合格的不得出厂或交付使用。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后的30日内,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

5、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使用登记,领取使用登记证,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附于设备的显著位置。设备故障或异常,应当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才可重新投入使用。特种设备不符合能效指标的,使用单位应当采取措施整改。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才可从事相关作业或管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作业人员进行设备安全、节能教育和培训。特别重大事故:30人以上死,或100人以上重伤,或1亿以上直接损失,或毒物泄漏15万人以上转移;重大事故:10-30,50-100,5000万-1亿,5-15万;较大事故:3-10,10-50,10

6、00万-5000万,1-5万,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爆炸;一般事故:3以下,10以下,1万-1000万,500-1万。压力容器安装施工前,施工单位告知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告知后即可施工。设备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申报检验。特种设备事故,指因特种设备的不安全状态或相关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在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中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设备严重损坏或中断运行、人员滞留或转移等突发事件。劳动保护不当,地震自然灾害,人为破坏,不是事故。交通,火灾:不一定。特别重大事故:国务院管。重大事故:国务院级别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较

7、大事故:省级的特监部门管。一般事故:地市级特监部门管。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立即向发生单位责任人报告;单位责任人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报告县以上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有关部门。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有关单位在变化当日及时补报或续报。因抢救、防止事故扩大、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负责移动的单位或相关人员应当做出标记或绘制现场简图并作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有条件的应当现场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