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闻的认识和对未来的展望

对新闻的认识和对未来的展望

ID:40569304

大小:42.0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4

对新闻的认识和对未来的展望_第1页
对新闻的认识和对未来的展望_第2页
对新闻的认识和对未来的展望_第3页
对新闻的认识和对未来的展望_第4页
对新闻的认识和对未来的展望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新闻的认识和对未来的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对当下新闻的认识和对未来的展望新闻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新闻专指“消息”,指对国内外新近或正在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新闻种类较多,有动态消息、评论消息、社会新闻、文教新闻、国际新闻等。  广义的新闻指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或生活现象的各种文章,包括消息、通讯,和兼有新闻、文学双重特征的报告文学。  一、新闻的特点:  尽管新闻类型有多种,但它们都有共同的基本特点。主要是:“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  新闻总的特点:  立场:观点鲜明  内容:真实具体  反应:

2、迅速及时  语言:简洁准确二、新闻的一般知识:  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每则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标题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

3、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也就是记叙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三、新闻的写法:  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六要素是五个“ W ”和一个“H” 即Who,What,When,Where,Why;How  新闻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新闻也分公众新闻和小道新闻等。新闻的功能:  形成舆论,引导舆论。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从而形成社会广泛的关注和思考,对社会存在问题.最

4、新消息的流通和人们眼界的拓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四、新闻的价值:1、时新性(刚发生,新鲜、非习惯性事实)。2、重要性(对于许多人在利益和兴趣方面息息相关)。3、接近性(地理、利益、年龄、性别、种族、职业、受教育程度等带来的心理距离)。4、显著性(在名人身上,名地区发生的事实);趣味性(人情味和有生活情趣的事实)。5、异常性(打破惯例发生的事实)。6、简约性事实本身是丰富纷繁复杂的,有闻必录、无言不详,对新闻虚构的风气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不分主次不分本质和现象把一大堆各不相属的现实加以罗列以示其客观性事实上不仅新闻

5、报道体裁不可取,也起不到积极的作用。因此报道不可避免地会有简约性,只有简约性才能做到全面真实地反映现实,才是新闻的真实性。7、真实性新闻的真实性是事实(或随着事实)发展的真实,真实性表现为一个认识过程,事实发展完结,报道的真实性也才能全部展现出来,事实进展到什么程度,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才可能到达什么程度。马克思的“有机的报刊运动”指的既是这个东西。新闻真实性在一定意义上又是“主观化或价值化的真实”。它不仅受到报道者信念的影响,也受到国家新闻政策、法律、媒介所有者、受众文化素质、所处文化传统的影响。1、事实报道的真实

6、:对报道的事件、人物、思想观点,在语言和细节上都要准确,事实可靠,事件发生的原因,对事件的解释,也必须以事实为准绳,引文、数字、资料要引之有据,不能合理想象;2、从认识论看新闻的真实性报道事实是一种简约、割断、扬弃、抽象,因而这种与事实有一定的差距,因而要求思维相对抽象的真实性,6W3、从价值观看新闻的真实性,它是主观化价值化的真实不仅受到报道者的影响也受到国家新闻政策、法律、媒介所有者、受众文化素质、所处文化传统的影响。8、客观性原则与报道者立场客观性作为新闻工作的原则,是在新闻事业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被新闻工

7、作实践证明它符合受众的接受心理,对最大限度地吸引受众有效,因而成为一种行业的工作方式或形式。它体现一种新闻观点,一种报道态度,影响着记者编辑在选材、写作(制作)、编选稿(镜头)时的思考角度。在不涉及观点的新闻中,可以做到“纯客观”,在涉及观点的新闻中,可以做到形式上的“纯客观”,但不存在内在的“纯客观”这是由于:1、记者在报道事实之前,要通过被记者在传统文化中习得的知识和观念作为认识中介规定好了;2、不少事实本身体现着一定的立场,因为他们是在一定历史和环境下产生的,是自然、社会的产物,是人类活动中塑造的东西;3、

8、人对事实的感觉和知觉具有相对性,每一个人不会完全相同,还会随着时间和事实的变化而变化;4、纯粹报道各种事实,能够在总体上获得了一种对受众的支配权,造成实际上的不客观。9、新闻中的商品交换1、商品交换的三原则是交换的是劳动产品、交换者地位平等、等价交换。2、新闻作为商品进行交换的三种情况新闻写作(制作)者—媒体媒体—广告商报刊或节目—受众。3、新闻作为商品进行交换的相互关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