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识爱因斯坦,走近爱因斯坦,总结课文,学习表达

结识爱因斯坦,走近爱因斯坦,总结课文,学习表达

ID:40582323

大小:15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04

结识爱因斯坦,走近爱因斯坦,总结课文,学习表达_第1页
结识爱因斯坦,走近爱因斯坦,总结课文,学习表达_第2页
结识爱因斯坦,走近爱因斯坦,总结课文,学习表达_第3页
结识爱因斯坦,走近爱因斯坦,总结课文,学习表达_第4页
结识爱因斯坦,走近爱因斯坦,总结课文,学习表达_第5页
资源描述:

《结识爱因斯坦,走近爱因斯坦,总结课文,学习表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1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设计设计说明《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是一篇比较典型的以人物描写为主线的叙事类文章,课文情节虽简单,但是却抓住典型的生活细节,描写生动细腻。根据这一特点,本课在设计时将教学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为“初识爱因斯坦”,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外貌,感受爱因斯坦的不拘生活小节;第二个板块为“人们心中的爱因斯坦”,抓住小女孩和爸爸对爱因斯坦是否“伟大”的不同看法,引发学生心中的疑惑;第三板块为“你眼中的爱因斯坦”,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描写爱因斯坦的语言、行为等细节,感受其平凡中伟大的一面。这样教学,环节相扣,层层深入,先抑后扬,体现了学生阅读理解“

2、由浅入深”的过程。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1)搜集爱因斯坦的资料。(2)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1)搜集爱因斯坦的资料,制作人物卡片。(2)预习课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分步揭题,设疑导入1.你最崇拜的科学家是谁,为什么?(板书:爱因斯坦)引导学生说说从网上或者书籍上了解到的爱因斯坦的情况。(爱因斯坦,德国人,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他的相对论对世界科学史作出了巨大贡献,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被确认为整个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人。)2.(板书:小女孩)你知道课文中的小女孩有多大吗?(12岁)3.(板书:和)读了“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3、”这个题目,你会想到哪些问题?(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是怎样认识的?一个是大科学家,一个是12岁的小女孩,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设计意图:课堂伊始,让学生自由地谈谈自己崇拜的科学家,一方面是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并在相互的交流中,增长知识,另一方面也比较自然顺畅地导入到本课的学习中。分步揭题的好处是让学生在关注两个人物时,发现他们之间身份地位的悬殊,从而心中产生疑惑,激发起阅读课文的期待。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2.检查初读情况。(1)出示课文田字格中的生字,指名朗读,师生正音。(2)说说生字书写的注意点

4、,教师提醒:“裹”,是个形声字,“衣”是它的形旁,“果”是它的声旁,这个字是把“衣”字拆成上下两部分,中间包一个“果”字,这里的“果”要写得扁一些。再看“鬼”,它的第六笔是撇,要从上撇下来,写得要舒展一些。下面请同学们拿出钢笔把“裹”和“鬼”这两个字认真地描一遍,细细体会它们的写法。(3)出示两条绿线内的生字,读准字音。(4)出示词语裹 蓬乱 纳闷 冷不丁 衣衫不整蓄 温柔 穿戴 手把手 一塌糊涂说说“纳闷”“衣衫不整”“一塌糊涂”等词语的意思。(5)指名朗读课文,师生以“五不”要求评读。3.默读课文,整体把握。(1)交流预习时画出的课文中表示时间

5、的词句。(1940年的一天下午——第二天——第三天下午——从此——一天)(2)以此为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了解爱因斯坦和小姑娘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小女孩与爱因斯坦偶然相撞。(小标题:相撞)第二部分(第4、5自然段):小女孩第二次遇上爱因斯坦,教爱因斯坦衣服鞋子的穿戴要领。(小标题:相遇)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爱因斯坦邀请小女孩去作客,小女孩教爱因斯坦整理东西、布置房间。(小标题:相邀)第四部分(第7、8自然段):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互相帮助,亲密相处。(小标题:相处)设计意图:中年段的阅读教学要关注“段”的教

6、学,要引导学生初步掌握阅读文章的一般规律,能在老师指导下,学会由“整体——局部——整体”进行阅读,学会用相应的方法划分意义段,理清文章、段落的条理,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三、初识爱因斯坦1.那么,课文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怎样的爱因斯坦呢?我们先到课文中去找找描写爱因斯坦的外貌以及他工作室的句子。2.课件出示以下句子:老人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工作

7、室很大,到处摆着书架和书,屋子中间摆着一张办公桌,桌上的东西乱得一塌糊涂。(1)指名朗读句子(2)说说读了这些句子,爱因斯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不拘生活小节、不修边幅、衣衫不整等。)(3)作者是怎样来表现爱因斯坦的不拘生活小节的?(①按照从头到脚的顺序;②抓住了“胡子、眼睛、头发、衣服、拖鞋”来写。)(4)圈出句子中的量词“一撮”“一双”“一头”“一张”“一双”,连起来读一读,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集中展现了描写爱因斯坦外貌和工作室的句子,把一个不拘生活小节、不修边幅的爱因斯坦清晰地呈现在了学生的面前。这里采用“先

8、抑后扬”的方式组织教学,是为了接下来更好地探讨这不修边幅的背后蕴含着的伟大而做好铺垫。教学中,不仅关注了内容的理解,也适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