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编创角度看《潜伏》的结构意识

从编创角度看《潜伏》的结构意识

ID:40588988

大小:2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4

从编创角度看《潜伏》的结构意识_第1页
从编创角度看《潜伏》的结构意识_第2页
从编创角度看《潜伏》的结构意识_第3页
从编创角度看《潜伏》的结构意识_第4页
资源描述:

《从编创角度看《潜伏》的结构意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编创角度看《潜伏》的结构意识徐柏森电视剧《潜伏》受到观众普遍欢迎,认为它是一部有戏可看,人物情节十分精彩,事件编排合情合理的好作品。相比之下,它比同类题材的电视剧,确实高出一筹。至今人们回味其人物关系和那个特殊结构的结尾,还在议论不休。可见,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观众的心里自有一把度量好环的尺子,这是必须尊重的客观事实。从专业角度看,电视剧《潜伏》是个典型的情节戏。通观全剧它突出的地方,是一个事件连着一个事件,一个情节未了,另一个又紧紧跟上,甚至于是套作或叠加。而且悬念感特强,几乎无处不在。情境突转,也都恰到好处

2、,难怪观众总在期待中,盼着继续看下去。其实,该剧最大的特点是作者和编导结构意识的转变,是近年电视剧创作一改老套路,从结构入手打破大因果观念的新收获。什么是大因果观念呢?在传统编剧那里,因果观是编创者必具的观念。编一出戏必须要有“因”,这“因”就是什么事引起了故事的开始,这“果”就是故事为什么必然要有这么个结尾。因果关系表述的就是:故事的开头和结尾,以及从头到尾的合情合理的全过程。无数编剧绞尽脑汁,一辈子就是死啃这块硬骨头,搜肠括肚要寻个好故事,用以完成自已的夙愿。现在电视剧的编创者们,也拿起这个因果关系论,用在电视剧

3、的编演上。因此,因果观编创法,在新的艺术品种上,又找到它生根发芽的好地方。因为电视剧可以连续播映,这和舞台剧大不相同,故而因果法必须放大再放大。开头要精彩(入戏快)中间的肚子要大(曲曲弯弯更好)结尾也要不一般(可以延宕再延宕)。这就成了上面所说的“大因果观念”了。在这个大因果观的指导下,出现了不少以此为结构的好电视剧。比如,写抗日的戏、写解放战争的戏、写刑侦的戏、写谍战的戏……甚至写一个人如何成长的故事,也都是开始如何,经过如何,最后如何等等;又比如写帝王将相的戏,仍是这个开始如何,中间怎样,他们最后又是怎么等等。后

4、来,又有人写家族故事,还是这个大院是如何,那个大院又怎样,再不然就是某某庄园啊,某某钱庄啊,某某票号啊……等等。总之,大因果观的好处是:1,有头有尾,中间也很实在;2,虽然时间拖得很长,但人物有成长过程,情节也比较曲折,3,画面丰富多彩,服饰亮丽明快,音乐优美动听。这三点,它就很适合中国老百姓的口味。故而这种编创套路一直在延续,成为电视剧结构方法的主流。可惜,这个套路是有缺陷的,万万不可千篇一律。有东西可看还可以,没东西可看那就不灵了。因为从头到尾,动辄四十集五十集,头尾相距那么长,要等上十几天二十天,才能知道是什么

5、结果,所以谁能吃得消呢?……这完全是疲劳战,看的人总是感到心不愿意不愿,好不容易等到头,真是谢天谢地总算看完了。于是,这个大因果观念的结构意识,在电视剧的编创上,受到了空前的置疑和挑战。一些荒唐的编创者,他们不调查不研究,搞了一个又一个,都是那些不够份量的小创意,无病呻吟地硬要做上一篇大文章,用的也是大因果观念的结构法,还一定要在四十集以上。结果,弄了个不伦不类,吃力不讨好,播不了映不出,只好干着急。电视剧《潜伏》则不同,它改了,改得很彻底。它的结构意识很明晰,把大因果改成小因果,把多个小因果联结起来,形成直线式的因

6、果链。同时,又把观众的期待缩短,一个小因果只要二三集就能见底,另一个新的小因果又会出现,观众又开始新的期待。它之所以这样做,和它的总体结构有关。它的总体结构更加新颖,可以说,它的头就是尾,它的尾就是头,只是时间不同,环境不同,人事皆非了,而故事依旧在延续。这显然是一个“大循环”的构架,大得可以包容更多无以言表的内容。这是多么奇妙的神来之笔,难怪台湾同胞看了以后,想要为它写续集了。这里讲的小因果是有所指的,比如俞则成和剧中三个女人四个男人的故事,它是分步展开的。俞和左蓝从恋爱到牺牲,俞和翠平从假夫妻到真夫妻,俞和晚秋最

7、后走到一起,都是一个有头有尾的小因果,而且这三个小因果,又互相交叉起来,先后做了交待。俞和马站长的关系是有头有尾地贯串着,马奎、陆桥山、李涯,这三个敌对的家伙,以及他们先后被我方除掉,也都是由小因果作了有头有尾的描述,他们之间的勾心斗角,也是交叉着进行,在某种程度上说,他们还互相制约、互为因果。此外,还有情报贩子、假女八路等,穿插描写也是一个更小的因果。可以说,每一个事件的背后都有背景,都有根据,如获取冈村宁茨去南京的情报,夺取天津城防图等。众多事件和情节就是众多小因果的组合,交待清楚了,就可以转向下一个了。有头是一

8、面,有尾是另一面。有头有尾就是一个完整的因果结构。这种很快就能满足观众期待的小因果式的结构,能调动观众的观剧热情,所以观众也就越看越有兴味。上面提到的“大循环”,个人觉得这是神来之笔,不能以模式来要求,如果都这样搞,未必会有好效果,这是须要慎重对待的。对于把大因果化为小因果的办法,如有必要可以尝试。因为,因果说是故事结构的根本方法之一,这是不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