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与个体行为(I)

知觉与个体行为(I)

ID:40704224

大小:614.1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08-06

知觉与个体行为(I)_第1页
知觉与个体行为(I)_第2页
知觉与个体行为(I)_第3页
知觉与个体行为(I)_第4页
知觉与个体行为(I)_第5页
资源描述:

《知觉与个体行为(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知觉与个体行为主讲:陈益民经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cymcxyc@126.com第四章学习目标1、掌握知觉的概念和过程;2、理解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3、掌握社会知觉概念、分类和三要素;4、熟悉常见社会知觉效应;5、掌握归因概念及其主要模式;6、掌握自我知觉的概念和内容;7、理解自我意识结构;8、掌握自我管理概念及内容。第四章知觉与个体行为第一节知觉的概念与影响因素第二节社会知觉及其效应第三节社会知觉的归因分析第四节自我知觉与自我管理第一节知觉的概念与影响因素一、知觉的概念和过程(一)知觉的概念知觉是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2、二)感觉和概念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在大脑产生的对这个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三)知觉与感觉的关系二、知觉的过程三、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觉,感觉只能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而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属性。例如:对天气的知觉?(一)观察个体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观察外界的客观事。(二)选择根据自己需要、动机、兴趣、经验及事物特征和背景决定知觉对象取舍。(三)组织运用思维的力量,把感觉信息与大脑中的经验组织起来,将其综合成整体的认识。(四)解释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对知觉对象进行加工。(五)反应

3、二、知觉的过程个体对知觉对象的解释,最终会在自己的态度或行为中反映出来。二、知觉的过程环境刺激感觉味觉嗅觉听觉视觉触觉外部因素大小强度对比活动程度重复程度新颖性熟悉性相似性接近性封闭性连续性图形—背景对人或事物的假定公开行为隐蔽态度知觉效应内部因素学习刺激个性观察选择组织解释反应感知过程从观察到反应的各个基本因素(一)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1、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如,响亮的声音、鲜艳的色彩、突出的标记。2、对象和背景的差别。如,车床加工零件时,零件是知觉的对象,整个车床是背景。双关图3、对象的组合。知觉对象的组合服从如下原则:A.接近

4、原则B.相似原则C.闭锁原则D.连续原则(二)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三、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1、需要和动机;2、兴趣和爱好;3、个性特征;4、过去经验;5、知识结构。如何解决???3、对象的组合。四原则第一节知觉的概念与影响因素一、知觉的概念和过程(一)知觉的概念(二)感觉和概念(三)知觉与感觉的关系二、知觉的过程五过程:观察、选择、组织、解释、反应三、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一)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二)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1、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2、对象和背景的差别;3、对象的组合。1、需要和动机;2、兴趣和爱好;3、个性特

5、征;4、过去经验;5、知识结构。第二节社会知觉及其效应一、社会知觉的概念与分类  (一)社会知觉的概念1、所谓社会知觉实质上就是对人的知觉。2、“社会知觉”这个概念,最初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于1947年提出并使用的。3、对人的知觉与对物的知觉虽然都服从知觉的一般规律,但对人的知觉有其特殊规律。(二)社会知觉分类(三)社会知觉三要素二、社会知觉效应社会知觉有更多社会意义。(一)对他人的知觉(personperception)(二)人际知觉(interpersonalperception)(三)角色知觉(roleperception)

6、(四)自我认知(self-perception)(一)对他人的知觉即通过对别人外部特征的知觉,认识其动机、感情、意图等。“听其言、观其行而知其人”。(二)人际知觉即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以已度人”将情感因素带入知觉过程。是社会知觉最核心的部分。(三)角色知觉(皮格马利翁效应)对人们所表现的角色行为的知觉。(四)自我知觉(认知)对自己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状态的知觉。(二)社会知觉分类远古的塞浦路斯王子皮格马利翁喜爱雕塑。塑造一个美女并使美女活了。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可布生来到一所小学,从一至六年级中各选三个班,对十八个班

7、的学生进行“发展测验”。八个月后,他俩回来复试,结果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有了显著进步,且情感、性格更为开朗,求知欲望强,敢于发表意见,与教师关系也融洽。知识点:皮格马利翁效应罗伯特·默顿(1948)提出:自我实现的预言:信念成真构成:(1)角色认知;(2)角色期望;(3)角色行为;(4)角色评价。角色知觉的实践过程(1)寻求明确自我形象;(2)调整角色行为;(3)检验角色,形成角色认知。(三)社会知觉三要素1、知觉者的特征。2、被知觉者的特征。3、情境的特点。例如:进入某陌生办公室,你如何大致判断成员及其关系?第二节社会知觉及其效应一、社会

8、知觉的概念与分类(一)社会知觉的概念(二)社会知觉分类(三)社会知觉三要素二、社会知觉效应(有规律的知觉习惯或偏差)(一)第一印象效应(首因效应)(二)晕轮效应(光环效应)(三)近因效应(四)定型效应(刻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