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嘴巴紧紧叮住孩子

不要把嘴巴紧紧叮住孩子

ID:40764182

大小:2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7

不要把嘴巴紧紧叮住孩子_第1页
不要把嘴巴紧紧叮住孩子_第2页
不要把嘴巴紧紧叮住孩子_第3页
不要把嘴巴紧紧叮住孩子_第4页
资源描述:

《不要把嘴巴紧紧叮住孩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96)不要把嘴巴紧紧盯在孩子身上在家庭教育中,有一种常见的现象:那就是父母对孩子不断地叮嘱,不断地提醒,不断地督促。这种把嘴巴紧紧盯在孩子身上的情况,在家庭生活中特别普遍。妈妈爱唠叨——这是大多数母亲的通病,岂不知这种特别的“关心”其实是引发母子矛盾的焦点。在调查中发现,长期听到母亲唠叨之后,孩子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出现夜不归宿,甚至离家出走、外逃的现象。尤为令人惊讶的是,因为妈妈唠叨而想自杀,自残或有杀人倾向的学生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其中女孩尤为严重。唠叨的形式,基本上表现为机械重复地陈

2、词滥调,类似的话反复说很多遍,而且是几乎每天都说,身心也被折磨得急躁不安,容易使孩子心烦意乱无法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其次,唠叨的内容也大多是指向孩子的弱点、缺点,没完没了地数落和冷嘲热讽,就算说的是好话也多是规劝式的“不许这样”,“不许那样”等,让孩子感到自己不受尊重。同时,父母过多的唠叨会让孩子产生自我保护式的逆反心理,消极对抗、沉默不语或者干脆与父母针锋相对以至于恼羞成怒。心理学研究证明:老调重弹,反反复复说同样的话,会让人产生一种习惯性的模糊听觉,也就是明明在听,却根本不往心里去。这是长期重复

3、听同样的声音而产生心理上的不在乎。所以,做父母的,不要老是只怪孩子不听话,也应该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是否真的太唠叨了。虽然父母有责任对子女的不当言行及思想进行批评教育,但是一定要注意形式。不要没完没了的唠叨,实际上,唠叨不但不会起到效果,反而还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哥斯达黎加心理学家基罗斯说:父母和孩子交流适应平心静气,不要因为孩子与自己的想法不一样而火冒三丈,要给孩子申辩的机会,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如果双方分歧确实很大,父母不妨放弃争论,再找合适的机会和子女沟通。父母在批评孩子时,切忌用手指指着

4、孩子,这样做只能适得其反,让孩子产生更强烈的逆反心理;同时不可忽视目光的交流,真诚的目光会让孩子有充分的安全感,这有助于双方的沟通取得好效果。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进行交流也很重要。基罗斯建议家长选择一个安静的房间以免被打扰。如果在谈话中就某一些问题达成一致,就让孩子写在纸上,并放在一个显眼的位置,以约束双方共同遵守。基罗斯特别强调说,每次谈话结束后,家长都应该给孩子一个拥抱,这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对化解矛盾也有特殊效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至关

5、重要。如何与孩子沟通要注意以下几点:1、身教重于言教。家长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树立自己的威信。一个不爱学习只顾自己吃喝玩乐的人,一问三不知的人,品行恶劣,行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人是不会培养出好孩子的。2、注意亲子教育。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关注他们成长,有的父母与孩子常年在一起,但不一定经常沟通。大多数家长一忙为理由,忽视亲子教育。父母的亲子教育应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前面,所以父母应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断学习,提升教子能力,方可赢得孩子的尊重和爱戴。3、营造一种良好的知识环

6、境。孩子学习要有一个好的小环境,不求高档,但求氛围,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闲谈,无知的人尽量少在家中接待。另外也要创造和睦、祥和、稳定的家庭气氛。4、无条件信任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的终身榜样。孩子身上的优点、缺点、好习惯、坏习惯基本上来自父母和周围环境的熏陶。所以,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做到。要对孩子做到欣赏优点,包容缺点,允许孩子有不完美。父母无条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重要基础。5、多赞美,少批评。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润滑剂。家长对孩子每时每刻的了解、

7、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记:赞美鼓励使孩子进步,批评抱怨使孩子落后。6、选择最佳时机。纠正孩子的关键性缺点时一定要注意考虑成熟,选择最佳地点和时机。最后请家长们记住: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孩子的辛苦努力付之东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