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药品与安全

化学药品与安全

ID:40792721

大小:4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7

化学药品与安全_第1页
化学药品与安全_第2页
化学药品与安全_第3页
化学药品与安全_第4页
化学药品与安全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学药品与安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宁波大学答题纸(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课号:课程名称:化学药品安全与管理评阅教师:学号:JQ090016姓名:马亚南成绩:化学药品安全与管理摘要:本文对实验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主要从人为因素和物理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就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制度建设、避免不安全因素发生、制定安全急救训练及措施、废液的管理、加强实验安全教育等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实验室;安全管理。在实验室内使用的化学药品种类繁多,需要认真管理。具有辐射和放射性的物质,易燃易爆的药品更为重要。如果稍有疏忽,就可能造成财产和人身的巨大损失,也会影响学校的

2、正常教学。因此,针对实验室的管理就尤为迫切。分析实验室安全事故引起的因素,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建立安全防范机制,建立应急处置预案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实验室不安全因素分析实验室中发生的安全事故,主要原因是存在不安全环境和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环境是指仪器设备、配套设施、化学药品等物理因素处于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则是指人的不安全因素。1.环境因素不安全的环境因素是指仪器设备、配套设施、化学药品等物理因素处于不安全状态从而造成事故。(1)剧毒、易致毒危险化学品一般理科类学校实验室内使用的化学药品大多数都是易

3、致毒危险品,加之个别实验中也存在剧毒或易爆物品,若操作不当或违反操作规程,极易引起火灾和爆炸。(2)易燃、易爆气瓶和压力容器气瓶和一些压力容器存在于大多数实验室中,若不定期检查,加强防范措施,和规范操作流程,极易导致火灾和爆炸。(3)放射性物质随着各个学科的发展,具有放射性物质和放射源的实验室逐渐增多,因此对这类物质的防范更应加强。(4)化学污染有毒、有害化学废液、废物处理不当就会污染环境,如化学废液不经处理直接排出,导致环境及地下水污染;未经高温焚烧或不深埋的实验动物,导致病毒传染;随意乱倒化学废物、废液导致伤及无辜,甚至必须

4、付出很高的代价来治理环境。2.物理因素物理环境因素是指仪器设备、特种设备、压力容器、水源、电源、热源、辐射源等因素引发的事故。(1)仪器设备仪器设备事故分仪器伤人和设备损坏,原因是缺乏保护装置和设备老化、超负荷、超载使用造成。特种设备的使用不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或防护措施不当引起的事故。(2)电器火灾部分高校供电设备设施陈旧,线路老化,乱搭乱接等现象,极易引起短路,防火能力低,操作人员用电不慎,电气火灾和触电、灼伤或电休克等事故。(3)压力容器实验室中常要用到煤气、氢气、氧气、液氨、液氮、液氦等压缩气体,盛装这些气体的容器是移动式

5、的,搬运时的碰撞、安置时的位置不当(烈日爆晒、靠近高温热源等)、未固定、易燃和助燃气体放置在一起;一些实验室也存在部分高压容器,如:高压灭菌锅、高压釜等容器。如这些压力容器使用时不慎泄漏的事件。(4)渗漏水灾一些学校的实验室分布安排不够合理,一些精密仪器或化学药品实验室安放位置靠近窗户,当一时疏忽,忘关窗户造成雨水飘散;或是上一层实验室忘记关闭水龙头,造成屋顶渗漏,损坏下层实验室仪器的现象发生。3.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指实验室管理人员或指导教师,思想上麻痹大意,生活上精神不佳,能力上缺乏必要的技能和知识等。(1)管理体制安全管理体

6、制不健全。许多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由学校办公室或保卫处负责牵头,但实验室安全管理内容非常丰富,不止是简单的防火和防盗,还涉及一些专业技术防护、防范知识,若这些高校没有专门的部门、没有专业人员对这些安全隐患进行有效地排查和完善,就会造成许多管理漏洞、盲区、责权不清晰等巨大隐患。(2)安全意识安全意识淡薄。往往在实验课程前,教师都会对实验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但是经常是流于形式,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未真正重视。此外,当发生事故后,有些教师缺乏必要的救护知识,一旦出现紧急情况便手足无措,不能使事故消灭或减免到最小,从而避免酿成大的事故。二、实

7、验室安全管理1、实验室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实验工作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凡进入实验室工作、学习的人员,必须遵守实验室有关规章制度,不得擅自动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和安全设施,不准在实验室吸烟,就食,不准随地吐痰。2、实验室工作人员及参加实验的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有关安全条例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实验室内安全设施、标志必须齐全有效。4、实验室供电线路的安装必须符合实验教学的需要和安全用电的有关规定,定期检查,及时维修。5、实验室要做好防火、防触电等工作,要配备灭火机等消防器材。6、实验室要采取防盗措施,加强安全保卫

8、工作,非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得进入仪器保管室内。7、每日最后离室人员要负责检查水、电、门窗等有关设施的关闭情况,确认安全无误,方可离室。节假日前各室人员应进行安全检查,并作好记录。8、对实验室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整改,若发生安全事故,应在采取补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