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规划说明

居住区规划说明

ID:40800795

大小:4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8-07

居住区规划说明_第1页
居住区规划说明_第2页
居住区规划说明_第3页
居住区规划说明_第4页
居住区规划说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居住区规划说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育龙网核心提示:(1)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1.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住宅类型、合理的公建配套项目及布局方式,组织居民的室外活动场地、绿地及内外交(1)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1.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住宅类型、合理的公建配套项目及布局方式,组织居民的室外活动场地、绿地及内外交通等。2.卫生要求要有良好的日照、通风,防止噪声和空气污染。3.安全要求居住区规划为防止灾害发生或减少危害程度,应按照有关规定,对建筑的防火、防震构造、安全间距、安全疏散通道与场地、人防地下构筑物等作必要安排。如防火间距规定,当两建筑山墙相对且无门窗时,其间距不小于3.5m,当建筑沿街布

2、置时,向外人行消防通道间距不大于80m,建筑长度超过160m时应设消防车道,净宽净高不小于4m。4.经济要求运用规划布局手法和设计技术,降低居住区建设造价和节约城市用地。5.施工要求规划设计应有利于施工的组织与经营。6.美观要求优美的居住环境,取决于住宅和公建设计、建筑群体的组合、建筑群体与环境的结合,应反映出生动活泼、欣欣向荣、明朗大方、整洁优美的面貌。住宅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1.住宅类型的选择根据居住对象确定住宅标准。满足户室比要求。确定住宅建筑层高和层数。适应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和居民生活习惯。有利于节约用地、结合地形。满足城市建筑面貌要求。2.住宅的规

3、划布置(1)住宅的群体组合1)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有:a.行列布置:建筑按一定朝向和合理间距成排布置的形式。b.周边布置:建筑沿街坊或院落周边布置方式。c.混合布冒:为以上两种形式的结合。d.自由式:建筑结合地形,在日照、通风要求的前提下,成组自由灵活地布置。2)住宅群体的组合方式有:A.成组成团的组合方式:住宅群体的组合由一定规模和数量的住宅,组合成居住区或居住小区的基本组合单元,有规律地发展使用。一般为1000~3000人。B.成街成坊的组合方式:住宅沿街成组成段的组合方式为成街组合方式;住宅以街坊为整体的布置方式为成坊组合方式。3)住宅群体的空间组合

4、是运用建筑窄间构图的规律和手段,将住宅、公建,绿化、道路和建筑小品等有机地组成完整统一的建筑群体,使之满足使用、工程技术、经济及美观的需要。其空间构图手法为:A.对比。指同一性质物质的大小、高低、长短、横竖、简繁、虚实、冷暖、明暗之对比。B.韵律与节奏。同一形体的有规律的重复和交替使用所产生的空间效果。c.比例和尺度。比例是指建筑物的整体与局部在其长宽高的尺寸、体量及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而尺度则与建筑的性质、使用对象相关。一般认为建筑高度与院落进深的比例在1:3左右为宜,道路宽度为两侧建筑高度的三倍左右为宜。d.色彩。起着表现形体的生动美观和重要功能作

5、用。如医院建筑色彩淡洁,文化娱乐建筑的色彩丰富多彩。e.绿化。在建筑群体的空间组合中起着联系、分隔、衬托、补充和重点美化作用。F.道路。直线型道路两侧建筑易形成雄伟、严谨气氛;曲线型道路沿街景色随人的视点变换而变化。G.建筑小品。在建筑空间组合中常用的有围墙、花架、室外座椅、挡土墙、台阶、小亭、宣传画廊、花台、水池、雕塑等。住宅群体组合与日照、通风和噪声的防治。通过规划布局、建筑组合、利用绿化和地形等技术措施,为住宅争取日照减少刚西,提高自然通风和防风效果,改进设备降低噪声强度。建筑群体组合与节约用地。通过建筑单体设计、住宅与公建合理组合、空间借用、少量

6、东西向布置、高低层混合布置、地下空间和高架平台的利用等措施,达到节约用地目的。公共建筑及其用地的规划布置1.公共建筑的分类、内容及其定额指标居住区和居住小区内的公共建筑,根据其使用性质进行分类,根据居住区规模和当地具体情况确定内容。公建定额指标包括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两个方面,一般由国家统一制定。其计算方法,以每千居民为计算单位,故称千人指标。2.公共建筑的规划布置规划布置的方式及要求。居住区配套公建布置方式分为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居住组团级等三级。布置要求:应有合理的服务半径,一般为居住区级800-1000m,居住小区级400—500m,居住组团级15

7、0—200m;应布置在交通方便、人流集中地段;要保持居住区内部安静;公共服务中心与绿化水面结合形成良好城市景观。居住区公共建筑的布置方式。1)沿街线状布置。要考虑道路性质和走向。2)独立地段成片集中布置。应根据建筑的功能和行业特点成组结合分块布置。3)沿街和成片集中相结合布置。4)住宅底层布置商业na务胡扼。要解决好结构形式、噪声、气味、烟尘与居住的矛盾。5)独立设置商业服务业。集中紧凑、方便使用。6)中小学的规划布置。小学服务半径为500m,中学为1000m左右。学生上学不应穿过铁路和城市干道。建筑层数3-5层为宜。7)组团级公共建筑宜相对集中布置。8

8、)托幼最好布置在环境安静、接送方便地段,建筑以1-2层为宜。居住区工业的规划布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