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工程第3章(I)

路基路面工程第3章(I)

ID:40836586

大小:1.62 M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8-08

路基路面工程第3章(I)_第1页
路基路面工程第3章(I)_第2页
路基路面工程第3章(I)_第3页
路基路面工程第3章(I)_第4页
路基路面工程第3章(I)_第5页
资源描述:

《路基路面工程第3章(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一般路基设计generalsubgradedesign路基设计的一般要求路基的类型与构造路基设计路基附属设施重点学习要点:掌握路基的类型与构造;了解路基设计的一般要求;了解路基附属设施;一般路基:指在良好的地质与水文等条件下,填方高度和挖方深度不大的路基。可以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质情况,直接选用典型断面图或设计规定,不必进行个别论证和验算。掌握路基设计方法;第一节路基设计的一般要求路基设计需根据路线平、纵、横设计,精心布置,确定标高及横断面形式,为路面结构提供足够宽度的平顺基面。路基设计应确保路基

2、的强度和稳定性。路基整体结构中还需包括各项附属设施,包括路基排水、路基防护与加固及与路基施工相关的设施。路基横断面形式的选定和附属设施的设计是路基设计的基本内容。要求第二节路基的类型与构造路堤、路堑和半填半挖路基一.路堤(embankment)a:矮路堤:h<1.0~1.5b:一般路堤:h=1.5~18(20)c:浸水路堤:d:护脚路堤e:挖沟填筑路堤矮路堤常在平坦地区取土困难时用,设计时应注意满足最小填土高度要求及压实度(compactness)要求。路基两侧设边沟。填高不大时,h=2~3m,可在路

3、基两侧设置取土坑,使之与排水沟渠结合。为保证边坡稳定,可在坡角与沟渠间预留1~2m的护坡道(bench)。高路堤填方数量大,占地多,需个别设计。天然地面横坡度较大时。可将其挖成台阶或设置石砌护脚高路堤或浸水路堤边坡可采用上陡下缓或台阶形式,护坡道及边坡防护及加固。第二节路基的类型与构造构造要求:二.路堑(cutting)全挖路基台口式路基:陡峻山坡半山洞路基:坚硬岩层边坡根据高度可设置为直线或折线坡脚处设边沟;上方设截水沟边坡易风化时,坡脚处设碎落台;坡面进行防护路堑以下天然地基保证压实度第二节路基的

4、类型与构造a:一般填挖路基b:矮挡土墙路基c:石砌护肩路基d:砌石护坡路基e:砌石护墙路基f:挡土墙支撑路基g:半山桥路基第二节路基的类型与构造三.半填半挖路基第三节路基设计主要内容:选择路基横断面形式,确定其宽度与高度选择路堤填料与压实标准确定边坡形式与坡度路基排水系统布置和排水结构设计坡面防护与加固设计附属设施设计一.路基宽度(widthofsubgrade)行车道路面及其两侧路肩宽度之和根据通行能力交通量大小道路等级设计速度而定(P63)3.5~3.75/车道第三节路基设计高速、一级公路二、三、

5、四级公路二.路基高度(heightofsubgrade)指路堤的填筑高度和路堑的开挖深度,是路基设计标高和地面标高之差1.路基高度中心高度(路基高度)边坡高度:填方坡角或挖方坡顶与路基边缘的相对高差2.路基高度设计要求:路基上部土层应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尽量避免使用高路堤与深路堑。尽量满足路基临界高度(criticalheightofsubgrade)的要求。沿河浸水路堤高度应高出设计水位+壅水高度+波浪侵袭高度+0.5m第三节路基设计三.路基边坡坡度(gradeofsideslope)用边坡高度H与

6、边坡宽度b之比值表示,并取H=1影响因素:边坡土质、岩石性质、水文地质条件等自然因素和边坡高度查表1:n1:m第三节路基设计1.路堤边坡沿河浸水路堤,设计水位以下坡度可采用1:1.75~1:2.0,常水位以下采用1:2.0~1:3.0较大块石砌筑的填石路堤边坡坡度一般可用1:1。第三节路基设计砌石顶宽0.8,基底坡度1:5;砌石高:2~15m(图3-6)地震区当高度大于上述值时,边坡应放缓第三节路基设计2.路堑边坡土质:根据边坡高度、土的密实程度、水文地质条件等自然因素确定表3-7第三节路基设计石质:

7、根据岩石种类、风化程度、边坡高度等自然因素确定第三节路基设计四.路基压实(compactionofsubgrade)1.压实土的特性最佳含水量说明:含水量低于最佳值时,提高压实度可增加抗变形能力,但当含水量超过最佳值时,增长曲线存在一峰值。最大密实度(compactness)第三节路基设计说明:当接近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压实的土,吸水量与膨胀量最小,最为稳定。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抗变形能力最强,同时,增加压实功能,提高密实度,可得到较高的浸湿后的抗变形能力。在最佳含水量状态下进行压实可以提高路基抗变

8、形能力和水稳定性第三节路基设计2.压实标准压实标准按重型、轻型两种标准击实试验方法确定上层和下层的压实度应高点,中间层可低些季节性冰冻地区压实度应高些,干旱地区压实度可低于潮湿地区高等级公路对压实度要求应高于一般公路第三节路基设计压实后达到接近最大干密度的程度。以应达到的干密度绝对值与标准击实法得到的最大干密度之比值的百分率来表示。压实度:原则:第三节路基设计2.压实施工和质量控制第三节路基设计⑴压实施工①机具:静力碾压式、夯击式、振动式砂土:振动式(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