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骊山植被 建设生态临潼

恢复骊山植被 建设生态临潼

ID:40839095

大小:1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8

恢复骊山植被 建设生态临潼_第1页
恢复骊山植被 建设生态临潼_第2页
恢复骊山植被 建设生态临潼_第3页
恢复骊山植被 建设生态临潼_第4页
资源描述:

《恢复骊山植被 建设生态临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恢复骊山植被建设生态临潼骊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生态地位极其重要。但是,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骊山山体背景森林植被遭受严重破坏,骊山北麓森林覆盖率仅为37.2%,大部分山体裸露,植被不丰,光山秃岭依稀可见,生态功能减退,给骊山风景区的整体形象带来了严重影响。为了尽快恢复骊山森林植被,提升骊山景区品位,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07年,区委、区政府经科学论证,决定实施骊山北麓森林植被恢复工程。工程项目规划区东起小金乡土门河,西至斜口芷阳湖,北至城市快速干道,南至骊山第一道山脊线,东西长27.5公里,南北平均宽3公里,项目区总面积10.56万亩,绿化工程概算总投资46866.

2、69万元。拟利用5年时间,完成人工造林46987亩,使骊山北麓森林覆盖率达到75%以上,实现绿化美化山体,减少水土流失、涵养城乡水源、改善景区生态环境的目标。为了全面保障绿化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2008年5月,区委、区政府成立了由区长庞阿平同志担任总指挥的骊山北麓森林植被恢复工程建设指挥部。并且为了使该工程尽快付诸实施,早日见效,我区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争取国家开发银行陕西分行贷款3000万元,区财政配套资本金1325万元作为启动资金,于2008年秋季正式启动了骊山北麓森林植被恢复工程。在区委、区政府的高位推动下,该工程实施-4-以来,克服了资金缺乏、造林立地条件差等多重困难,按

3、照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严格采取公开招投标的市场运行模式,累计投资15200万元(其中合同投资14480.2万元),实施绿化工程招标造林面积12008亩(2008试验区1908亩、2009年E标段1343亩、2010年F、G、H、I四个标段4454亩、2011年J、K、L、M四个标段4303亩),新修营林生产和防火通道41.8公里,建护林房9座,铺设供水管网67.3公里,建蓄水池7座、抽水站5座。连同工程区内安排的其它林业工程造林,已累计绿化骊山迎面坡2万亩,栽植侧柏、油松等各类苗木833万株,平均成活(保存)率达到95%以上,新造幼林平均年生长高度25公分左右,胸径已增加2倍以

4、上,林木长势良好,孙家平、郑家庄、黑咀沟、岳家等部分地段已郁闭成林,葱郁之色初步显现,绿化区域已覆盖了凤王沟—玉川水库东西12公里长范围内的21座山头。绿化工程进度和质量达到了建设精品绿化工程的预期效果。绿化工程的实施,显著改善了骊山核心景区直观坡面的生态环境。但是,在骊山北麓森林植被恢复工程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如资金严重不足、森林防火困难、森林资源安全等好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曾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一是积极和上级部门进行沟通协调。通过努力的争取,市委、市政府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全力支持,于2010年将骊山北麓森林植被恢复工程纳入西安市重

5、点区域绿化工程建设范围,截至目前已由由市财政落实工程建设资金1.3亿元,有效缓解了施工单位因垫资量过大、难以继续扩大绿化建设规模和成效的现状。二是针对非法采石问题,区政府责成-4-主管部门追踪检查、彻底取缔关闭开山取石企业,同时加大监管和宣传力度,严厉打击滥砍、滥伐、乱挖、非法采石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有效维护林区秩序。三是建立工程区长效管护机制。为了加大森林防火力度,保障森林资源安全,目前,区农林局已制定了详细的管护方案,同时区政府已决定今后10年内每年由区财政预算安排森林资源管护经费100万元,直接用于管护人员劳动报酬及公共管护支出。通过管护机构、管护责任、管护经费的落实为建立工

6、程区长效管护机制奠定了基础。骊山北麓森林植被恢复工程是我区造林绿化史上的一大壮举,工程的实施引起了省市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赞誉。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第一检查指导组组长李天文,省林业厅厅长张社年,国家林业局国际合作司对外项目合作中心常务副主任金普春,日本国际善邻协会成员八岛继男,国家林业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院副院长彭长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苏印泉,陕西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建阳,市上领导王成文、王启文、朱智生、黄省身、乔高社、史南征等先后来到骊山绿化现场调研视察,对绿化工程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鼓励我区将这项荫及子孙万代的民生工程推进到底。骊山北麓森林植被恢复工程的实施已经彰显了

7、它起点高、着眼远、大投资、大效益的现实和历史意义,取得的绿化成效前所未有。“恢复骊山植被,重塑骊山美景,打造人文、和谐、生态临潼”-4-,是全区人民的共同愿望。我们坚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和全社会的鼎力支持下,通过全区上下的不懈努力,一个林木茂盛,生态良好,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新骊山将会呈现在世人眼前。必将发挥其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2年5月17日-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