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遗传和性连锁(II)

连锁遗传和性连锁(II)

ID:40840189

大小:779.10 KB

页数:57页

时间:2019-08-08

连锁遗传和性连锁(II)_第1页
连锁遗传和性连锁(II)_第2页
连锁遗传和性连锁(II)_第3页
连锁遗传和性连锁(II)_第4页
连锁遗传和性连锁(II)_第5页
资源描述:

《连锁遗传和性连锁(I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连锁遗传与性连锁GeneticLinkage目的(Objectives)了解性状连锁遗传的表现连锁遗传的机理基因定位的方法标题(Topics)第一节性状连锁遗传的表现第二节连锁遗传的解释第三节连锁与交换的遗传机理第四节交换值及其测定第五节基因定位和连锁遗传图第六节连锁遗传规律的应用第七节性别决定与性连锁第一节性状连锁遗传的表现1901年贝特生等在香豌豆两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发现了性状连锁遗传现象。试验一:紫花、长花粉粒×红花、圆花粉粒结果如图试验二:紫花、圆花粉粒×红花、长花粉粒F2四种表现型同9:3:3:1的独立遗传比例相比较,仍然是亲本组合性状(紫圆和红长)的实际数多于理论数,重新组合

2、的性状(紫长和红圆)实际数少于理论数,同样不能用独立分配规律来解释。结论:两个试验的结果表明,原来为同一亲本所具有的两个性状,在F2中常常有联系在一起遗传的倾向,这种现象称为连锁遗传。遗传学中,把甲乙两个显性性状联系在一起遗传,甲乙两个隐性性状联系在一起遗传的杂交组合,称为相引组。把甲显性性状和乙隐性性状连系在一起遗传,而乙显性性状和甲隐性性状连系在一起,遗传的杂交组合,称相斥组。ABabABabDominantsonsamehomologAbaBaBAbDominantsondifferenthomologs相引组和相斥组亲本与重组配子不同1、相引组2、相斥组ABabABabDominant

3、sonsamehomologAbaBaBAbDominantsondifferenthomologsRecombinantgametesare:AbandaBRecombinantgametesare:ABandab第二节连锁遗传的解释按一对相对性状分析:相引组或相斥组的F2群体,紫花对红花;长花粉粒对圆花粉粒的比例都接近3:1。表明各个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是受分离规律支配的。推论:无论是相引相或相斥相,F2的结果都不符合9∶3∶3∶1的结果,这可能是与F1形成的四种配子数不相等有关。验证:下面是以玉米的试验材料按相引组和相斥组分别进行了测交试验,以验证F1形成的配子数的情况。玉米籽粒的糊粉层有

4、色C对无色c为显性,饱满Sh对凹陷sh是显性。结果:F1形成的四种配子比例为48.2∶1.8∶1.8∶48.2表明:F1细胞内C和Sh两个非等位基因有连系在一起遗传的倾向;c和sh两个非等位基因有连系在一起遗传的倾向。因此,F1的亲本型的配子(CSh和csh)数偏多为48.2%,而新组合的配子(Csh和csh)数偏少为1.8%。在遗传学中,重组型的配子百分数称为重组率。第三节连锁与交换的遗传机理一、完全连锁和不完全连锁1906年贝特生等在灰身长翅(BBVV)×黑身残翅(bbvv)香豌豆中首次发现连锁遗传的现象以后不久,摩尔根等用果蝇为材料进行研究。连锁:用F1中的灰身长翅的雄果蝇和黑身残翅的雌

5、果蝇进行杂交,后代中只出现了两种亲本类型:黑身残翅和灰身长翅。由于F1杂合雄蝇(BbVv)只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数目相等,所以用双隐性雌蝇测交的后代,只能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在果蝇中雄性是完全连锁的,即基因B和V同处于一条染色体上基因b和v处于同源染色体的另一条染色体上。摩尔根将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时较多的联系在一起的现象称为连锁。具有连锁遗传关系的一些基因就是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那些非等位基因。完全连锁:如果在同一染色体上的连锁基因100%联系在一起传递到下一代,叫做完全连锁。在完全连锁时,F1自交或测交,其后代个体的表现型只表现为亲本组合。不完全连锁:P灰身长翅(BBVV)×黑身残

6、翅(bbvv)F1灰身长翅×黑身残翅F2四种类型: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两种亲本类型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数目多两种新类型灰身残翅、黑身长翅比较少这样的连锁遗传情况叫做不完全连锁。当两对非等位基因为不完全连锁时,F1不仅产生亲本型配子也产生重组型配子。二、交换与不完全连锁的形成在减数分裂前期I,粗线期非姊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导致在双线期可在二价体之间的某些区段出现交叉由于发生了交换而引起同源染色体间非等位基因的重组,打破原有的连锁关系,因而表现为不完全连锁。机理:ABABababABABababABAbaBabMI举例:玉米第9对染色体上的Cc和Shsh两对基因相引组F1CShcs

7、h进行减分裂产生配子时,如果某一个孢母细胞内第9对染色体的交换发生在某两个非姊妹染色单体的Cc和Shsh相连区段之外,则最后产生的全部配子是亲本型(CSh和csh)。如果另一个孢母细胞内第9对染色体的交换,正好发生在某两个非姊妹染色单体的Cc和Shsh相连区段之内,则最后产生的配子,半数是属于亲本型(Sh和csh),半数属于重组型(Csh和cSh)。所以,当两对非等位基因为不完全连锁时,重组型配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