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模型建立

烧伤模型建立

ID:40858443

大小:4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9

烧伤模型建立_第1页
烧伤模型建立_第2页
烧伤模型建立_第3页
烧伤模型建立_第4页
资源描述:

《烧伤模型建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烧(烫)伤动物模型的建立作者:刘毅

2、陈璧…    烧伤科研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298    更新时间:2006-8-7烧(烫)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刘 毅 陈 璧 于 晟关键词:烧伤; 动物; 模型中图分类号:R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622(1999)02-0126-281 建立烧/烫伤动物模型的目的与意义  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十分复杂的,由于临床所积累的经验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的局限性以及受道义上和方法学上的种种限制,要深入探讨疾病的发病机理与疗效机理,许多实验不能也不应该以病人作为试验对象。动物模型的吸引力恰恰在于它克服了上述不足,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发

3、挥着独特的作用[1]。建立烧/烫伤动物模型是现代烧伤外科领域基础与应用研究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实验方法和手段,一个理想的模型将有助于更科学、更准确地认识烧/烫伤后机体各系统及局部创面的发展演变规律,探索针对性的防治措施。2 动物的选择[2]  烧/烫伤动物模型常选用猪、狗、羊、兔、大鼠、小鼠和豚鼠。实验动物的选择主要根据动物的解剖生理特点,以最大限度满足实验目的为原则。烧伤创面脓毒症和创面用药的研究多用大鼠和小鼠;观察脱痂药物的作用与创面愈合常选与人皮肤组织结构相似的猪、狗和豚鼠,它们也同样适宜于有关烧伤休克的研究;吸入性损伤后观察肺淋巴流量和心功能变化,借此判断肺水肿发生发展的实

4、验,以选用性情温顺,肺部形态和对损伤的反应近似于人体的山羊或绵羊为理想;烧伤后营养代谢的变化研究则选猪、羊及大鼠。3 烧/烫伤深度与面积的判断3.1 烧/烫伤深度判断:烧/烫伤的损伤程度取决于致伤温度、压力和时间,其深度主要借助病理组织学检查确定,与临床上“三度四分法”基本一致[3]:3.1.1 损伤波及表皮角质层、透明层和颗粒层,有时伤及棘状层,但生发层健在者为Ⅰ度。3.1.2 表皮全层及真皮浅层损伤者为浅Ⅱ度。3.1.3 真皮深层受损,仅残留深部皮肤附件者为深Ⅱ度。3.1.4 皮肤全层以至伤及皮下组织,皮肤附件完全破坏,甚至波及肌肉骨骼者为Ⅲ度。  此外,还可利用激光多普勒流

5、量仪、红外线热像仪、高敏皮温计、超声波仪、质子磁共振成像仪、光反射测定仪以及由经络经穴测定器改装的电流测定仪,通过分别测定实验动物烧/烫伤区微循环、局部温度、变性胶元含量、含水量、光谱特征以及血流量的改变,以协助判定烧/烫伤深度[4]。3.2 烧/烫伤面积计算3.2.1 计算板法[3]:测量实验动物的体重和身长,根据该数值查以该动物体重、身长与体表面积间的一定关系绘制的用于了解其体表面积的计算板。将所查得的数值代入下列公式,即可获知应烧/烫伤面积。烧/烫伤面积(cm2)=体表面积(cm2)×拟烧/烫伤面积百分比(%)    ①3.2.2 公式计算法[2]:不同实验动物有其相应的体

6、表面积计算公式。通过长期探索,学者们总结出以实验动物体重为变量的适用于计算各种不同实验动物体表面积的通用公式:体表面积(cm2)=K×体重(kg)2/3 K≈0.1    ②  ②中所得数值代入①换算,即可获知应烧/烫伤面积。3.2.3 估算法:包括十分法和耳朵法,主要适用于狗[1]。4 建立烧/烫伤模型的方法及其优缺点  外界55℃以上温度作用于实验动物体表,只要有足够的作用时间,即能引起烧/烫伤[5]。导致实验动物烧/烫伤的方法繁多,按致伤原因分类如下:4.1 实验性烧伤:实验性烧伤的致伤方法概括起来可分为二大类:燃烧法和辐射法。4.1.1 燃烧法:将一定量的燃料如凝固汽油[

7、6]、无水酒精[7]、煤油[2]及混合燃料[3]涂布于动物拟烧伤区,或将浸有上述燃料的纱布覆盖于拟烧伤区,周围用耐火材料或湿纱布保护,点燃,一定时间后立即一次性扑灭火焰。该法简便易行,只要严格掌握致伤时间,即可复制出所需的烧伤面积与深度,并且可在动物麻醉或非麻醉状态下进行操作。但该法可能会因燃料涂布不均匀及未能达到一次同时灭火而致烧伤创面深度不一致;灭火时有造成创面污染的可能;另外,在动物非麻醉状态下操作,会因动物疼痛挣扎而致意外损伤,加重休克[3]。4.1.2 辐射法:在距实验动物一定距离处放置致伤热源,将石棉或湿纱布围于拟烧伤区周围,以保护周围皮肤并限定烧伤面积。借助红外线或

8、光的辐射致伤作用,按实验要求,通过调整致伤时间建立不同深度烧伤模型。常用致伤热源有溴钨灯[7]、闪光粉[2]、电炉[3]等。其优点是清洁,简便,操作容易;烧伤所需时间短;若严格掌握致伤条件,重复性好;动物在麻醉或非麻醉状态下均可实施。但该法会受电压是否恒定、拟烧伤区是否平坦及实验动物在非麻醉状态下所致的体位改变等因素的影响,创面深度有出现深浅不一的可能[1,8]。4.2 实验性烫伤:实验性烫伤分点状温热烫伤法、直接热水烫伤法和热蒸汽烫伤法三类。4.2.1 点状温热烫伤法:由Sev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