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管直肠解剖

肛管直肠解剖

ID:40884453

大小:182.50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9-08-09

肛管直肠解剖_第1页
肛管直肠解剖_第2页
肛管直肠解剖_第3页
肛管直肠解剖_第4页
肛管直肠解剖_第5页
资源描述:

《肛管直肠解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肛管直肠解剖——宋允举主任主讲一、直肠直肠是大肠的末端,起于第3骶椎,止于肛门。全长15cm左右,位于骶尾骨的前方。分部:骨盆直肠——在骨盆内的部分,在盆膈以上。会阴直肠——在盆膈以下,此段很短,称肛管。弯曲:矢状面观有两个弯曲:骶曲会阴曲额状面观有三个侧曲:右曲—上段左曲—中段,弯曲最显著右曲—下段1、直肠壶腹实际就是骨盆直肠又称直肠骨盆部。形态:上部:与乙状结肠相连续,口径与乙状结肠相似。下部:比较扩张,称直肠壶腹。特征:失去结肠的特征,无结肠带,结肠袋,无肠脂垂,上段前后壁有结肠带形成的两片纵形的肌层。结构:外面有腹膜,主

2、要存在于直肠上段,开始在直肠两侧和前方,后方无腹膜,因此上段是间位器官。到4-5骶椎时直肠只前方有腹膜,男性在距肛门7.5cm后腹膜即反折到膀胱去了,形成一膀胱直肠陷窝;女性在距肛门5.5cm时腹膜即反折到子宫去了,形成一直肠子宫陷窝。因此下位属外位器官。粘膜皱襞直肠上部:直肠横襞:形态,呈半月状,有粘膜环形肌、纵肌构成。数目有三:1、上直肠横襞:是乙状结肠与直肠的分界线,位于左侧或右侧,不恒定。距肛门有10.5cm左右,有的围绕直肠一周,使肠腔缩窄。2、中直肠横襞:最大最恒定,粘膜下环形肌较发达,常称为肛门第三括约肌,位于直肠

3、壶腹稍上方前右侧壁上,距肛门7.5cm,相当于男性腹膜反折的地方。3、下直肠横襞:在中直肠横襞稍下方,不恒定,位于肠管左侧壁,距肛门5cm相当于女性腹膜反折的位置,随着肠管的充盈而消失,起到阻挡粪便的作用。直肠下部:粘膜皱襞为纵形的即肛柱,有6-10条,又称直肠柱。在壶腹下方近肛管处,长度有2cm,小儿较显著。各柱粘膜下有丰富的静脉血管和动脉血管分支,称直肠上静脉、动脉分支,(此血管源于肠系膜下动脉,其静脉系统经直肠上静脉回流于门静脉。)越向下血管越显著。在左侧、右后、右前壁易发生内痔。肛瓣(直肠瓣)肛门瓣,形态呈半月状,位于直

4、肠柱的末端,内面有肛门腺的开口,它形成一开口向上的袋状间隙,称肛窦。肛窦又称肛隐窝,或肛袋或半月隐窝等,开口朝向肠腔,深度有3mm,直肠后壁的肛窦最深,易发生肛窦炎及肛周脓肿。梳状线又称齿状线,或窦状线或乳头线,或隐窝线。是肛管与直肠的分界线,在肛柱下端肛柱间连成的连线,此线称粘膜皮线,因为是粘膜与皮肤的交界线。位于肛门内括约肌的平面上。(在胎儿早期有肛膜附着,此处有2-6个肛乳头,呈黄白色,是胚胎肛膜的遗迹。也是内外胚层的分界线。脱肛即从此线脱下。此以上者有复层立方上皮覆盖。以下有复层扁平上皮覆盖。2、肛管直肠肛门部,又称肛门

5、直肠。长度3cm左右。位置:在盆膈以下会阴后部肛门三角中。两侧为坐骨直肠窝,后侧是尾骨,前侧在男性是尿道球部和尿道膜部,女性是阴道的下1/3。内部结构:痔环:围绕肛管内壁表面有一环形光滑的隆起,称痔环。有肛门内括约肌紧缩而成,表面被复层扁平上皮覆盖。深部含有静脉丛,称痔外静脉丛。颜色是浅蓝色,而有光泽。皮肤紧密地附着与肌层上(皮肤与肌层紧密结合)。白线:位置在痔环的下缘,即肛管的中下1/3处,是内外括约肌的交界处。是由于纵形的肌肉和肛提肌移形结缔组织穿插于内外括约肌之间,附于肛管皮肤,并将其牵拉而形成的凹陷,相当于内外括约肌之间

6、,肛诊时能发现一条沟称痔核间沟,即是白线。有的称此线为括约肌间线。它的上方是移形上皮,与直肠纵肌粘合紧密,分割困难,下边为鳞状上皮。齿状线的意义:重要的分界线,是肛管与直肠壶腹的分界线。线以上是复层立方上皮,以下是扁平上皮,线以上是直肠上静脉、动脉(痔上动、静脉)分布的区域。直肠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直肠上动脉是肠系膜下动脉的分支而它又来源于腹主动脉线以下是肛门静脉、动脉分布的区域。肛门动脉←阴部内动脉←髂内动脉←腹主动脉肛门动、静脉称痔下动、静脉淋巴:齿线以上的淋巴液→骨盆淋巴肠系膜下淋巴结群髂内淋巴结

7、群腰淋巴结群齿线以下的淋巴液→腹股沟淋巴结群(腹股沟浅、深淋巴结群)是胚胎时期内外胚层的交界处,齿线以上是内胚层,齿线以下是外胚层。3、肛门是肛管的下口。位置上与肛管相续,位于会阴中心体与尾骨尖之间。形态皮肤黑褐色,前后呈纵裂状,上有毛发,其根部有毛囊、汗腺、皮脂腺。皱褶呈放射状。结构肛门括约肌:内:实际是直肠环肛增厚而成。外:被直肠纵肌、肛提肌分成三部:皮下、浅、深部。肛门内括约肌:是直肠环肌在肛管处增厚而成,围绕肛管的上3/4,肌肉属平滑肌,是不随意肌,大部分在白线以上,包在直肠纵肌和外括约肌的内面,肛提肌、直肠纵肌的部分纤

8、维,穿插于内外括约肌、外括约肌之间,还有一部分附着于皮肤上,称肛门肌间膈。肛门外括约肌:分三部分:即皮下部(位于皮下前方的纤维与会阴中心腱相连,向后肌纤维与肛尾韧带相连,上与肛门内括约肌相邻,易受刺激挛缩引起剧烈疼痛)。浅部(位置:起于尾骨下部的后面,向前止于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