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储量估算

资源储量估算

ID:40887886

大小:244.5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8-09

资源储量估算_第1页
资源储量估算_第2页
资源储量估算_第3页
资源储量估算_第4页
资源储量估算_第5页
资源描述:

《资源储量估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六章资源储量估算(已银洞坡金矿为例)第一节储量计算的工业指标及运用一、工业指标根据《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5—2002,圈定矿体和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确定如下:1.边界品位:1.00(×10-6);2.块段最低工业品位:3.00(×10-6)3.矿区最低工业品位:5.00(×10-6);4.最低可采厚度:0.80米;5.夹石剔除厚度≥2.00米;6.无矿段剔除长度,上下坑道对应时≥15米,上下坑道不对应时≥25;7.在三个以上(含三个)工程计算的块段内,只允许代入一个大于边界品位,低于块段最低工业品位

2、的工程参与计算,其余工程品位均应大于、等于块段最低工业品位。二、工业指标的运用运用上述工业指标,对矿区西段主要工业金矿体,按照控矿条件和地、物、化依据进行了反复对比圈定和储量试算、现就有关原则阐述如下:(1)由于西段金矿体较多,运用单金工业指标,只圈定有工业价值的金矿体,并尽量使其形态完整。为减轻图而负担,突出重点,对无工业意义的小金矿体不单独圈出,仅在剖面中标注各见矿点金品位、厚度、采取率等要素。(2)在运用上述工业指标第7条时,为保持矿体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在个别块段因见矿工程较多而又无法剔除时,代入了两个不相邻的

3、大于边界品位而低于块段最低工业品位的工程参与计算。(3)根据上述指标第七条,本次核查依据银洞坡金矿要求,没有对Pb、Ag-11-进行资源储量估算。第二节储量计算方法的选择及主要参数的确定一、储量计算方法的选择矿区西矿段勘探工程按一定网度布置,选择坑、钻为主要探矿手段,探矿工程布置在相互平行的勘探线上,部分加密工程位于勘探线之间;矿体形态总体鞍状,并随背斜倾伏沿走向向北西倾斜,矿体在背斜两翼呈似层状、脉状展布,产状陡,厚度薄。根据上述因素,同时也考虑未来矿山开采利用方便,因而选择地质块段法计算储量。鉴于矿体平均倾角>4

4、5度,故在矿体垂直纵透影图上进行储量计算。地质块段法的体积计算公式:V=S·M式中:V—矿体块段体积(立方米);‘S—矿体块段真面积(平方米);M—矿体块段真厚度(米)。二、主要参数的确定(一)面积鉴于矿体在垂直纵投影图中形态较为规则,用MAPGIS测的面积为待求矿体该块段的投影面积。利用公式(2)计算各块段的真面积。式中:S—块段的真面积(平方米);S1—块段在垂面上的投影面积(平方米);α—矿体与垂面的夹角(度);β—矿体走向与基线之问的夹角(度)。α、β角度的取值,均在双数剖面工程上直接量取,然后根据块段所利

5、用的工程情况,取算术平均值。-11-(二)厚度1.单个样品的厚度坑探工程(探槽、平硐、斜井、竖井等)中,单样品控制矿体的真厚度由实地量取或现场计算求得。在实地计算中,主要考虑到影响样品真厚度的样线方位、样线坡度、矿体倾向、倾角等因素,用公式(3)进行计算。(3)式中:m—样品真厚度(米);L—样品长度(米);β—矿体倾角(度);α—样线坡度角(度);γ—样线方位角与矿体倾角之夹角(度)。钻探工程样品真厚度则按矿体真倾角计算求得:(4)式中:m—样品真厚度(米);L—样品长度(米);α—截穿矿体段钻孔天顶角(度);β—

6、剖面图上量得矿体视倾角(度);γ—截穿矿体段钻孔方位角与矿体总体倾向之夹角(度)。2.单工程单一矿段(样线)厚度为所圈定矿段诸样品真厚度之和。3.块段平均厚度为块段内诸工程矿体厚度的算术平均值。4.矿体平均厚度为各块段平均厚度与块段真面积进行加权求得。(三)品位由于矿体中有用用组份分布不均匀,取样长度和矿体厚度不等,因而平均品位的计算采用真厚度加权求得。1.单工程平均品位-11-为工程内符合工业指标要求的各单样品位与其真厚度加权平均求得。采用Y样品长度加权法求得,即:式中:c为平均品位(g/t)(下同)n为样品数(下

7、同)ci为第i个样品品位(g/t)(下同)Hi为第i个样品的厚度(m)(下同)2.块段平均品位为块段内各工程品位与其真厚度的加权平均值。式中:c块段平均品位(g/t)ci为单工程平均品位(g/t)Hi为单工程水平厚度(m)3.矿体平均品位为矿体总金属量除以总矿石量求得。4.矿区平均品位为矿区总金属量除以总矿石量求得。(四)平均体重原报告共采集小体重样181个,其中氧化矿40个,混合原生矿118个,夹石23个(表6-1)。这些样品主要采自坑道和钻孔,采样时充分考虑到矿石节理裂隙分布率和氧化程度,金属硫化物含量和金品位变

8、化等因素,各主要工业矿体(1号矿体因倾伏在155米标高坑道以下,无法采集大体重样)-11-均在坑道内布采大体重样进行对比校正,因此样品分布合理,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本次核查采用原报告小体重值进行资源储量估算。资源储量计算采用体重值一览表表6-1矿体号矿石类型体重样数(个)平均体重(克/立方厘米)西段东段小体重大体重小体重1混合—原生矿172.8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