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报复心理的浅析

对报复心理的浅析

ID:40951501

大小:3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11

对报复心理的浅析_第1页
对报复心理的浅析_第2页
对报复心理的浅析_第3页
对报复心理的浅析_第4页
对报复心理的浅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报复心理的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报复心理的浅析同志们:前几天,我们大家都学习了一个通报,11月9日凌晨4时许,某军区装甲团四名战士利用在弹药库站岗执勤之机,从库区利用品库内盗取子弹数百发,并携带执勤用95式步枪逃离营区,在逃窜途中遭遇布控的警察拦截,他们竟然向警察开枪射击,警察在鸣枪示警、喊话无效的情况下,将三人击毙,一人抓获。这次事件的教训是深刻的,后期相关单位关于此次事件的检查报告上从干部事业心责任心、管兵带兵能力和规章制度不落实以及机关工作作风不端正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但是这四名战士的心理问题也应该纳入我们思考的范畴之内,到底是什么心理才会促使他们做

2、出这种疯狂的举动呢?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就是一种典型的报复心理,报复他人,报复领导,报复单位,报复社会。那么什么是报复心理呢?一、什么是报复心理。所谓报复心理,是对抗心理的一种表现形式,心理学把它定义为一种故意地回击或冒犯别人对自己的批评或不敬的心理倾向。报复心理具有四个明显的特征:一是消极性,即从性质上看,无论是这种心理的本身,还是即将产生的后果,都是不良的;二是潜伏性,企图报复何人,采取何种方式,一般是不可告人的;三是目的性,报复的对象很明确,达到的结果也很清楚;四是综合性,即不良的嫉妒心理、猜疑心理及虚荣心理等,都可以

3、引发或加重报复心理。二、报复心理带来的巨大危害。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产生过报复心理,但大多数的人能够通过冷静的分析,理智的思考而没有演变为报复行为。而有的人在报复心理的驱使下,不能控制自己,以致出现了报复的攻击行为。这种攻击行为表面上好像是出了一口气,实际上在伤害了别人的同时,自己遭受更大的伤害。(一)报复心态是走向犯罪深渊的根源。   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都知道人的行为都是由意识所支配的,意识的产生是人类深思熟律的升华所在。报复心理发展到不可控制的地步,常常会失去理智,导致犯罪,下场是极其可悲的。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运用违法手段

4、报复他人,将使你的仇人占两次便宜。一次是他冒犯你时,两次是你因为报复他而被惩罚时。尽管培根所说的报复行为与我们所说的报复行为有所不同,但我们仍可以从中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以违法行为实施报复者必然自食其果。我们生活在集体中,同志之间也难免出现一些磕磕碰碰的小摩擦,如有的伤了自己的面子,让自己下不了台,有的当众给了自己难堪,有的对自己有成见等等。对此,应以自己的宽宏大度促使别人反躬自省。如果“针尖对麦芒”反而会把事态扩大,激化矛盾。这里有一个惨痛的真实事例:武警某部看守所战士王某,因李某接岗晚了五分钟而怀恨在心,第二天王某故意拖延时间

5、不接李某的岗,在交接岗时王某还因验枪问题故意为难李某,两人因此发生争执,王某在争执中占了下风,对李某的报复心更加强烈,又过了一天,王某怀揣一把刀子,接岗时又故意找茬,两人再次发生冲突,王某掏出刀子进行威胁,李走时扬言:“只要我不死,一定饶不了你”。这时王某杀机顿起,扣动了手中的扳机,李应声倒在血泊中。王某也因此被判处死刑。同志们,两条年轻的生命就因报复心理而葬送了。血的教训再次告诉我们,报复心理要不得,它既害人又害己。(二)报复心态是影响人身心健康的根源。许多人以为没有身体上的疾病就是健康,其实不然。一个人不仅需要健康的肌体,还需

6、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人尽管身体健康却人格很不健全,无所作为,而有些人虽然生理残疾或身患绝症,但由于心理的坚强和乐观,做出了超人的贡献。人是一个身心健康不可分离的整体,对与一个健康的个体来讲,也应该同时兼顾这方面。心理是人类行为的主宰,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导致健康的行为,才能拥有一个幸福,充满人性的人生。人的生命才能出绚丽的光彩。而报复性心理恰恰是健康心理的敌人,在报复的意念趋势下,人的心灵发生了严重的扭曲,严重危害了人的心理健康,甚至会影响到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最终导致一个人的毁灭。三、产生报复心理的原因。存有

7、报复心理的人,往往带有狂热性,翻阅一些失足士兵的档案,不难发现,有的只是出于“出口气”、“发发恨”,便“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使自己瞬间由一个平常人突然变成囚犯,下场是极可悲的,教训也是极为惨痛和深刻的。报复心理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个人欲望强,自控能力差。这部分人追求名利的思想严重,表现欲强,往往不切实际地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当在入党、提干、学技术、考军校等个人愿望得不到满足时,就认为个人前途无望。此时他们的自我调控低下,又不善于或者不愿意调节自己的需要层次,转向现实,任凭个人欲望毫无节制地发展,并逐

8、渐把责任和情绪推向他人。前面案例中四名战士盗窃枪弹出逃竟然想到社会上“过幸福自由的日子”,主犯杨某平日花钱大手大脚,爱吃吃喝喝,欠债达四万零五百八十元。(二)心胸狭窄,不能正确接收批评。往往因为同志间一句话,一个玩笑,一件小事,觉得损害了自己面子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