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中脑多巴胺神经元发育的机制

小鼠中脑多巴胺神经元发育的机制

ID:40955760

大小:5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11

小鼠中脑多巴胺神经元发育的机制_第1页
小鼠中脑多巴胺神经元发育的机制_第2页
小鼠中脑多巴胺神经元发育的机制_第3页
小鼠中脑多巴胺神经元发育的机制_第4页
小鼠中脑多巴胺神经元发育的机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鼠中脑多巴胺神经元发育的机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成绩中国农业大学课程论文(2011-2012学年秋季学期)论文题目:小鼠中脑多巴胺神经元发育起源及命运决定课程名称:发育生物学任课教师:周波班  级:生化082学  号:0807090106姓  名:贾晓波小鼠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发育起源及命运决定的分子机制贾晓波(生物学院生化0820807090106)摘要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在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有着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其功能包括随意运动、认知、情感及奖赏等方面,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特异性缺失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害,其中就包括帕金森症。一方面明确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发育

2、及起源的分子机制对于了解神经递质系统是一件重要的工作,另一方面,还可以为这些多巴胺能神经元缺失的疾病的治疗带来福音。关键词胚胎发育;中脑;转录因子;命运决定1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中枢神经系统递质表型的发育是大脑形成完整的、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神经环路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量形态不同、类型各异的神经元,同时它们所产生和释放的神经递质也有所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神经系统功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最终导致了神奇的神经系统功能。多巴胺(dopamine,DA)是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之一,它在哺乳动物中

3、枢神经系统中有着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运动的整合、神经内分泌激素释放的调节、认知、情感、奖赏、意识和记忆。特异性分泌多巴胺神经递质的神经元成为DA神经元。多巴胺能神经元主要源自中脑。在小鼠的中脑,有3个DA神经元的核群:黑质(substantianigra,SN)致密带(A9,有近10000个DA神经元)、腹侧被盖区(ventraltegmentalarea,VTA,A10,有近25000个DA神经元)和红核后区(retrorubralfield,RRF,A8)。其他的DA神经元群分布于视丘下部的中间未定带

4、(medialzonaincerta)(A13,有近900个DA神经元)等。位于黑质区的DA神经元发出的上行纤维投射至纹状体(尾核及壳核;中脑纹状体通路,mesostriatalpathway)释放DA,其退行性病变可造成纹状体内多巴胺释放量的减少,因而成为帕金森症(Parkinson’sdisease,PD)运动障碍产生的直接原因。腹侧被盖区内DA神经元集中投射至伏隔核的边缘叶(中脑边缘叶通路,mesolimbicpathway),它的过度活跃则与精神分裂症和药物成瘾有关。黑质和红核去DA神经元投射至大脑前

5、额叶皮层的通路则与情绪和动机有关,而中间未定带的DA神经元则参与调节内分泌的过程。了解中脑DA神经元的起源与发育过程,将对PD等DA神经元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曙光。2中脑发育:中脑和后脑组织结构形成神经元命运的决定和分化是一个级联过程,目前认为,首先是神经前体细胞产生神经元前体细胞和胶质前体细胞,前者有在不同诱导信号的作用下,分化成各种递质表型的神经元类型,不同类群的神经元在位置信号的诱导下沿着神经管的背腹轴和前后轴的精确排布并各自特化和分化。DA神经元发源于腹侧神经管与底板的相连处,当小鼠胚龄为E8.5

6、~E10.5时,一组DA神经前体细胞在中脑后端的区域内增殖,最后这些细胞逐渐退出细胞周期,接受和相应各种早期发育信号,并迁移至中脑前端(小鼠中E10.5~E12.5),然后逐步分化为成熟的DA神经元表型,生长出轴突与树突,并与靶区形成一系列链接,这个过程可以从E12.5一直持续到出生时。当DA神经元表达分子标记物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hydroxylase,TH)时,表示其递质表型分化成熟。E14以后DA神经元的投射逐步建立、成熟并形成神经环路。2.1组织中心区的发育神经管区室化时期是中脑DA神经元发

7、育的关键时期之一,在该时期中脑和后脑组织结构形成(mesencephalicregion,MMR),在中脑和后脑交界处(mesencephalicboundary,MMB)的局部组织被成为组织中心区(isthmusorganizer,Iso),该区是隔离中后脑的边界,更重要的是,它同时又是指导中后脑发育的信号集中地。再次中心区分泌出的信号分子和神经管底板分泌出的信号分子共同作用,可使一部分神经前体细胞变成DA神经元前体细胞,走向DA神经元分化之路。来自遗传学的证据表明,Iso的形成与一系列调控步骤密切相关。追

8、溯到胚胎中后脑泡的形成过程中,E8表达的同源框转录因子(homeboxtranscriptionfactor)OTX2和GBX2参与限制中后脑组织结构形成,OTX2表达在中脑而GBX2表达在后脑,它们相互影响,决定了中后脑的边界并形成组织中心区(Iso),OTX2及GBX2的突变小鼠直接证明了这点,OTX2敲除的小鼠缺乏前脑及中脑,GBX2敲除的小鼠则后脑前端发育缺失且中脑后端扩展。特别是OTX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