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勘探课设

油气田勘探课设

ID:40961641

大小:1.23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8-12

油气田勘探课设_第1页
油气田勘探课设_第2页
油气田勘探课设_第3页
油气田勘探课设_第4页
油气田勘探课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油气田勘探课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油气田勘探课程设计油藏组综合报告班级:资工*****班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教授分组:油藏组一前言为了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加强油田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尽快熟悉现场生产工作,及时投入到生产工作中去,适应常规地质研究工作,并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了本次为期两个星期的《油气田勘探课程设计》的实习。油藏组本次实习的主要研究任务及人员分工具体如下:油藏组:组长:***组员:****************1、绘制构造等值线图**2、在构造图上圈定探明圈闭和控制圈闭的范围**3、分别列表进行圈闭

2、的地质风险评价(储层因素,圈闭因素,油气因素)及综合评价(分为探明圈闭与控制圈闭)**4、绘制油藏剖面,完成两个纵剖面(A40-A28-A39、A20-A8-A19-A10-A17)**5、绘制油气平面分布图**6、作油藏评价参数表,并进行综合评价**7、提交圈闭与油气藏特征综合评价报告。二圈闭、油藏研究一、工区概况图1A8区地理位置图重点研究工区范围为安边一杨井地区(图1)的A8区块,面积约520km2,该区位于陕西省定边县安边乡、杨井乡境内。这里有巨厚的第四系黄土覆盖,地形复杂,沟谷交错,属典型的黄土源地貌,为半干旱气候,公路交通比例便利。

3、其西侧为盐定工区,范围西自王家场,东至油房庄,北自安边北,南到沙涧子,总面积约2100km2。截止目前为止,安边一杨井地区97年底以前共完钻各类探井21口,98年共完钻各类探井16口,勘探目的层段为延9.延10、长21、长61,经过一年的钻探和试油工作,业已证实延7.延9.延10、长21、长61具工业油流,在97年A8井区提供的控制储量基础上,今年上升为探明储量,测井综合解释,纯油层19层,厚46.3m;油水层85层,厚202.8m。中生界晚三叠世延长组长61,2为湖盆河控建设型三角洲碎屑岩沉积体系物源可能来自北东晋西褶皱区,河流从北东向南西注

4、入湖泊、长6地层厚约180m,共分为三层;长2为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体,近南北向展布,地层厚约140m,共分为三层;早侏罗世的延安组第7、9、10油层组为网状河与辫状河沉积体系,地层厚约110m。延7、9、10、长21砂体发育带极为有限,由此形成了分布极散的坡缘和古地貌封闭的各类岩性油藏。沉积相是研究油藏范围内储集体所属的沉积环境、沉积相带和微相类型及其时空演化,进而揭示储集砂体的几何形态、大小、展布,并深入探讨沉积微相对油气的控制作用。经地层划分对比后可知,地层厚度横向变化较小,研究表明,延9、延10为网状河沉积体系,继承了甘陕古河道与宁陕古河

5、道的格局,层位稳定;长5为三角洲平原相沉积,发育水上河道及分支河道,河流近南北向分布;长6为河控建设型三角洲沉积体系,物源来自正北与北东方向,呈朵状和指状分布。二、圈闭、油藏研究的基本概况一)圈闭(油藏)基本特征盆地一级构造单元陕北斜坡为一平缓的西倾大单斜,其上地层发育比较齐全,地层倾角小于1度,其上南部广泛发育北东一南西向、近南北向的多个呈指状排列的鼻状构造,且发育多期多套的河床砂岩体和三角洲砂岩体。A8区位于陕北斜坡的西南部,坡度为5-7m/km,由于差异压实作用形成的局部低幅度鼻状构造,与透镜体或岩性尖灭或渗透性变差遮挡形成的隐蔽圈闭,构

6、成本区油气聚集的主要场所。陕北斜坡上发育有KO—K9十个标志层,这是延长组进行地层划分对比的重要依据。研究表明,A8区发育着比较明显的标志层,且主要层位均有明显的地震反射特征,在区内可以追踪对比。二)地震层位的标定地震地质地层标定的方法有多种,由于工区内VSP测线较少,因此,主要采用人工合成地震记录标定层位,在Sun工作站上,对过测线和离测线较近的四口井都分别制作了合成地震记录,对延9、延10、长61、长62顶面地震层位分别进行了标定。在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中,我们选择了两种地震子波:a.Ricker子波:频率为70Hz;b.提取子波:由井旁地震

7、道提取子波,分为正向子波和反向子波。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正向子波和反向子波制作的合成地震记录与地震剖面相关性最好。三)油气显示通过对钻井的岩心观察发现,A8井区共有l9口井分别在不同层段出现油气显示(见表5—1)。统计结果表明l9口井的岩心油气显示总厚度达765.12米,其中油斑为99.25米,油侵为54.7米,饱含油为5.86米。试油资料证实,60%的油斑及以上含油级别已测试出油。四)原油性质经过对7口井的原油样品分析可知,延7、延9、延lo、长21与长61油层组原油的平均比重分别为0.879、0.854、0.856、0.859和0.866;五

8、个油层组原油粘度除延7稍高,达16mPa·s外,其它四个油层原油粘度均小于10mPa·s;且五个油层组中原油的沥青质含量一般小于5%,初馏点小于7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