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常见的疾病预防与治疗

牛常见的疾病预防与治疗

ID:4102346

大小:46.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7-11-28

牛常见的疾病预防与治疗_第1页
牛常见的疾病预防与治疗_第2页
牛常见的疾病预防与治疗_第3页
牛常见的疾病预防与治疗_第4页
牛常见的疾病预防与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牛常见的疾病预防与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牛主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一、牛布氏杆菌病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疾病。在家畜中牛、羊最易发生,而且极易使接触病牛、羊的人发生布氏杆菌病,遭受疾病的痛苦折磨。在临床上,虽然猪等其他家畜也可感染发病,但是与牛、羊相比却轻的多。流行特点16母牛较公牛易感,犊牛对本病具有抵抗力。随着年龄的增长,抵抗力逐渐减弱,性成熟后,对本病最为敏感。病畜可成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尤其是受感染的母畜,它们在流产和分娩时,将大量布氏杆菌随着胎儿、胎水和胎衣排出体外,流产后的阴道分泌物以及乳汁中都含有布氏杆菌。易感牛主要是由

2、于摄入了被布氏杆菌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感染。也可通过皮肤创伤感染。布氏杆菌进入牛体后,很快在所适应的组织或脏器中定居下来。病牛将终生带菌,不能治愈,并且不定期地随乳汁、精液、脓汁,特别是母畜流产的胎儿、胎衣、羊水、子宫和阴道分泌物等排出体外,扩大感染。人的感染主要是由于手部接触到病菌后再经口腔进入体内而发生感染。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活跃,牛、羊买卖频繁,使牛、羊布氏杆菌病的发生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而且人患此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目前此病已成为最重要的人兽共患病。临床症状牛感染布氏杆菌后,潜伏期通常为2周至6个

3、月。主要临床症状为母牛流产,也能出现低烧,但常被忽视。妊娠母牛在任何时期都可能发生流产,但流产主要发生在妊娠后的第6—8个月。流产过的母牛,如果再次发生流产,其流产时间会向后推迟。流产前可表现出临产时的症状,如阴唇、乳房肿大等。但在阴道粘膜上可以见到粟粒大有红色结节,并且从阴道内流出灰白色或灰色粘性分泌物。流产时常见有胎衣不下。流产的胎儿有的产前已死亡;有的产出虽然活着,但很衰弱,不久即死。公牛患本病后,主要发生睾丸炎和副睾炎。初期睾丸肿胀、疼痛,中度发热和食欲不振。3周以后,疼痛逐渐减轻;表现为睾丸和副睾肿

4、大,触之坚硬。此外,病牛还可出现关节炎,严重时关节肿胀疼痛,重病牛卧地不起。牛流产1~2次后,可以转为正常产,但仍然能传播本病。剖检变化16妊娠母牛子宫与胎膜的病变较为严重。绒毛膜因充血而呈污红色或紫红色,表面覆盖黄色坏死物和污灰色脓汁。常见到深浅不一的糜烂面。胎膜水肿、肥厚,呈黄色胶冻样浸润。由于母体胎盘与胎儿胎盘炎性坏死,引起流产。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粘连,导致胎衣不下,可继发子宫炎。胎儿真胃内含有微黄色或白色粘液及絮状物;胃肠、膀胱粘膜和浆膜上有的有出血点;肝、脾、淋巴结有不同程度的肿胀。诊断本病从临床上

5、不易诊断,但是根据母牛流产和表现出的相应临床变化,应该怀疑有本病的存在。本病必须通过试验室检查。在本病诊断中应用较广的是试管凝集试验和平板凝集试验,尤其是后者,由于其方法简便、需要设备少、敏感较强、易于操作,常被基层兽医站和饲养场兽医室广泛采用,但是凝集试验并不能检出所有患病牲畜,而且可能出现非特异性凝集反应,影响结果的判定。补体结合反应具有高度异性,但操作较为复杂,基层兽医站通常难以承担。所以,对本病的诊断程序应按如下进行:根据临床变化,疑似本病存在时,应立即采血,分离血清,进行血清凝集试验。阳性病牛血清和

6、疑似病牛血清,迅速送至上级兽医部门作补体结合反应,进行最后确诊。防治因本病在临床上,一方面难以治愈,另一方面不允许治疗,所以发现病牛后,应采取严格的扑杀措施,彻底销毁病牛尸体及其污染物。农业部已制订出全国布鲁氏菌病的“九五”16期间防制规划。采取免疫、检疫、淘汰病畜的综合防治措施。在本病的控制区和稳定控制区内,停止注射疫苗;对易感家畜实行定期疫情监测,及时扑杀病畜。在未控制区内,主要以免疫为主,定期抽检,发现阳性畜时应全部扑杀。在疫区内,如果出现布病疫情暴发,疫点内畜群必须全部进行检疫,阳性病畜亦要全部扑杀,

7、不进行免疫。阴性家畜与受威胁畜群应全部免疫。奶牛、种牛每年要全部检疫,其产品必须具有布病检疫合格证方可出售。牛可口服猪型布病2号苗(S2),免疫率达90%以上,种用、奶用牛不免疫,定期检疫、淘汰阳性牛。净化办法:普通黄牛S2苗免疫密度必须在90%以上;奶用和种用牛只检不免,阳性淘汰。未经免疫的8月龄以上普通犊牛,全部采血检疫,阳性淘汰,阴性免疫。值得一提的是,辽宁省布病防治工作已开始由免疫向检疫过渡。从1999年开始,全省停免。二、口蹄疫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猪,牛、羊

8、每骆驼、鹿等家畜和其他野生偶蹄动物。此病的危害极大,国际兽疫局(OIE)将此病列为A类动物疫病之首。是世界范围内重点控制的动物疫病。口蹄疫的预防控制1、疫苗的选择:免疫所用疫苗必须经农业部批准,由省级动物防疫部门统一供应,疫苗要在2-8℃下避光保存和运输,严防冻结,并要求包装完好,防止瓶体破裂,途中避免日光直射和高温,尽量减少途中的停留时间。2、免疫接种:免疫接种要求由兽医技术人员具体操作(包括饲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