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ID:4111197

大小:52.94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7-11-28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先秦1.先秦诗歌诗经楚辞研究史要考2.先秦散文考历史散文的部分3.汉赋(类型篇章代表作)4.史记和汉书(可能考对比)魏晋1.通论看看即可2.三国两晋大作家诗文赋各方面成就特点(三曹、西晋为重点)讲过的名篇对一个作家的认识是否全面。3.南朝重要的书文学批评类(《诗品》、《诗序》、《文心雕龙》、《搜神记》)4.时风世风与文学自觉(存疑)唐宋1.唐代文学体派/宋代文学体派各体派的风格,各体派学了谁,影响了谁,中心诗人是谁,重要体派有哪些【范围太广,只可能考一题】红色笔标注的部分重点看元明清1.清代的诗

2、派和词派(宗唐宗宋性灵的几个)2.小说类型(三种总体类型,章回小说的类型)3.元明清传奇代表派别(重点苏州派)10题分别:1.简述诗经or楚辞研究史2.先秦历史散文的名称地位和影响3.汉赋有哪些类型,并简述其代表作4.史记与汉书之间有哪些差异5.简述曹丕的文学成就6.谈一谈南朝文学批评的发展7.简要介绍宋朝某时期的某体派8.简要介绍清代的诗派和词派9.清代章回小说的类型有哪些,并举出代表作10.简要介绍元明清传奇的体派,并举出代表作十个简答(10×10)主要派别,特点等(清丽深婉苦吟)说的几篇提

3、纲挈领性的内容第一节先秦诗歌文献一、诗歌萌蘖1.远古歌谣比较认同是起源于劳动生活2.有关诗歌缘起的文艺思想(总的来说是诗言志)二、《诗经》概貌与相关常识【篇幅】《诗经》共收集诗歌305篇,另有6篇有题无辞的“笙诗”。【年代】除《商颂》几篇有学者认为是商代作品,其余作品出自周初到春秋中叶五百余年间。【地域】包括现在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一带【内容】民族历史,朝廷利益,战争宴饮,家庭生活,田野劳作,爱情吟唱【献诗】《国语·周语上》:“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采诗】班固《汉

4、书·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删诗】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当代学者认为《诗三百》为乐官所编订)【风雅颂】宋人郑樵《诗辨妄》:“乡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风】邶、鄘、卫、郑、齐、魏、唐、秦

5、、陈、桧、曹、豳十二国为诸侯国;“王风”指衰败后的周王国;“周南”和“召南”分别指周公姬旦和召公姬奭的采邑,地皆在陕西歧山之南。【雅】《毛诗序》:“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现代学者:西周王畿镐京一带的音乐,朝廷的正统音乐。“雅”分大、小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音乐长短体制的区别。【颂】《毛诗序》:“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颂诗分为周、鲁、商三个部分。颂本是朝廷祭祀音乐,鲁国之所以有颂,是因为周公对于周王朝的建立有大功,鲁国是周公的封国,因此得

6、到周王特许使用朝廷祭歌。《商颂》有人认为是商代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认为宋国的音乐。宋国是商王族后裔的封国,有为前朝王室祭祀的义务,所以得以用颂。【赋】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现代学者何定生认为:“兴的定义就是:歌谣上与本义没有干系的趁声。”刘大白认为,“兴就是起一个头……这个起头,也许合下文似乎有关系,也许完全没有关系。”朱自清则认为,“《毛传》‘兴也’的‘兴’有两个意义,一是发端,一是譬喻;这两个意义合在一块才是‘兴’。”【六义】

7、《毛诗序》:风,赋,比,兴,雅,颂。【四始】第一种说法,《毛诗序》把风、小雅、大雅、颂称作四始。第二种说法,《史记·孔子世家》:“《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赋诗与引诗】《左传》【诗教】《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2.《诗经》研究史(参看洪湛侯《诗经学史》)孔子论《诗》,涉及面较广,对文学特点及功能有很多精辟总

8、结。孟子论《诗》,注重读诗方法如提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诗亡然后春秋作”。荀子论《诗》,注重《诗》与《礼》、《乐》的关系。【诗经汉学】l今文学“三家诗”(鲁、齐、韩),古文学“毛诗”(毛亨、毛苌)。注意,《韩诗外传》是轶事杂论的汇编,非解诗。l毛亨《毛诗故训传》l郑玄《毛诗传笺》(表明,识别),《诗谱》(各部分的世系源流、地籍变迁以及政治、风俗的介绍)l魏晋至唐:王肃申毛驳郑,陆玑《毛诗草木虫鱼疏》,孔颖达《毛诗正义》。l【诗经宋学】l疑经改经风气。l欧阳修《诗本义》,多议毛郑之失,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