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振华 New汉英 英汉对比课程目标 课程大纲

吕振华 New汉英 英汉对比课程目标 课程大纲

ID:41170841

大小:46.5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18

吕振华  New汉英 英汉对比课程目标  课程大纲_第1页
吕振华  New汉英 英汉对比课程目标  课程大纲_第2页
吕振华  New汉英 英汉对比课程目标  课程大纲_第3页
资源描述:

《吕振华 New汉英 英汉对比课程目标 课程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英汉语言对比》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英汉语言对比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开设学期:第3学期开课单位:外国语学院开课对象:翻译硕士(MTI)/汉语国际教育(MTCTSOL)先修课程:现代汉语、基础英语、口语、听力等课  时:48学时/学期参考教材:a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7/2005.b潘文国.汉英语言对比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课程概述:《英汉语言对比》是英语专业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程,本课程将重点从两种语言的句法差异出发,阐述两种语言表达方式的异同,并讨论两种语

2、言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同时让学生掌握一种用地道英语复述汉语内容、以及用地道汉语重述英语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双语转换能力。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对英汉语言异同的自觉认识,培养学生的英汉转换能力和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通过培养学生有意识地根据两种语言的差异,让学生能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恰当的教学和交流手段。课程性质和任务1.课程的性质:汉英语言对比是一门面向英语专业研究生必修课和专业特色课。2.课程的任务:该课程主要通过宏观理论观照和微观结构对比,介绍阐述汉英两种语言在表层形式结构以及语言背后深层文化心理方面的异同,旨在

3、帮助学生对汉英语言、文化之间的主要差异及其产生的深刻根源形成系统的认识,并使他们能有意识地将这些理论与认识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汉英翻译实践以及汉语研究中去。课程概述:《英汉语言对比》是英语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程,本课程将重点从两种语言的句法差异出发,阐述两种语言表达方式的异同,并讨论两种语言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同时让学生掌握一种用地道英语复述汉语内容、以及用地道汉语重述英语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双语转换能力。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对英汉语言异同的自觉认识,培养学生的英汉转换能力和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通过培养学生有意

4、识地根据两种语言的差异,让学生能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恰当的教学和交流手段。教学要求:《英汉语言对比》将重点从两种语言的句法差异出发,阐述两种语言表达方式的异同,并讨论两种语言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同时让学生掌握一种用地道英语复述汉语内容、以及用地道汉语重述英语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双语转换能力。其教学要求如下:1.通过课堂学习,使学生能利用已经习得的汉语和英语知识,对两种语言的异同有系统性的比较和认识。2.通过书面和口头实践,使学生深入了解两种语言的特点,并掌握双语转换的一般原则、常用途径和注意事项;培养学生双语转换

5、意识和转换能力,能够尽量用目的语言的典型表述方式来表达源语中的内容。3. 通过学生的参与性讨论与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讨的意识,为学生今后工作打下基础,培养学生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分析英汉语言差异的能力。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1.分析语和综合语的涵义;2.英语句子聚集及汉语句子流散的表现形;3.英语形合的表现形式,尤其是连接手段的运用;4.克服汉语干扰,写作中连接手段的使用;英语句子繁复的手段;5.英语物称表达法的表现形式及汉语人称法的倾向这一差异的语言内部原因;6.英语名词抽象化的手段;7.含蓄表达及迂

6、回表达;8.英语的替换方式。教学难点:1.英语的语调和汉语的声调在表达语法意义上的辅助作用;2.汉语的九大句型;3.英汉翻译时,突破英语框架,形成简短的句子;4.对英语物称表达法的表现形式及汉语人称法的倾向这一差异在翻译和写作中的运用;5.英语静态倾向的表现形式的理解和原因;6.英汉互译时采取的策略;7.含蓄表达及迂回表达;8.克服汉语干扰,在英语翻译和写作中学会采用替换法。学时分配:《英汉语言对比》章节主要内容各教学环节学时参考分配备注讲授实验讨论习题课外其它小计参考学时;各课在教学环节学时分配上可根据教

7、师实际情况做相应的调整第一章绪论44第二章语音对比22第三章文字对比314第四章词汇44第五章语法特征44第六章句法特征对比44第七章被动与主动314第八章主体意识与客体意识22第九章抽象与具体44间接与直接第十章静态与动态44替换与重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