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范仲淹词的美学特征

试论范仲淹词的美学特征

ID:41172146

大小:3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18

试论范仲淹词的美学特征_第1页
试论范仲淹词的美学特征_第2页
试论范仲淹词的美学特征_第3页
试论范仲淹词的美学特征_第4页
试论范仲淹词的美学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范仲淹词的美学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试论范仲淹词的美学特征  摘要:范仲淹存词仅五首,但篇篇几乎都是经典之作。与诗赋辞章不同,他的词,表现了他柔情的一面,一切任性自然,表露真情实感,在美学风格上,则表现为以悲为美,以真为美。虽在一些词中也有豪放的成分,但总体来说,仍符合词之婉约本色。  关键词:范仲淹词以悲为美以真为美  范仲淹为北宋名臣,出将入相,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军事上,都做出了巨大的成就,为一代人臣典范。作为文人,他也有大量的文章、诗赋传世,然而就词的创作而言,他的词作现存仅五首,数量很少。但仅仅是这五首词,在词史上的地位也是不可忽视的。后代评论者们针对范词的

2、地位、词作的具体内容屡屡争论不已,充分显示了范词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但在讨论范词美学特征时,往往笼统地说“豪放与婉约并举”,虽则大体上是如此,实则是不太准确的,范词有豪放的成分,但主要的风格,宜概括为以悲为美。因其自由洒落、无拘无束,其词还体现出以真为美。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具体分析范仲淹词作,结合词评家们的种种观点,对范仲淹词的美学特征做一深入分析。  一、以悲为美  以《渔家傲》一词为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

3、]734这是一首被广为传颂的边塞词,但是也从它产生之日起,不同的评论者,对于它的风格、主旨却有不同的判断。例如范仲淹的同时代人欧阳修对其就是持否定态度的,根据魏泰《东轩笔录》的记载,欧阳修曾说这是“穷塞主”之词。更有意思的是,后来欧阳修为出征的将领送行,也填了一首《渔家傲》,里面的文字是:“战胜归来飞捷奏,倾贺酒,玉阶遥献南山寿。”  [2]并评价这才是“真元帅之事”。从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欧阳修对于范仲淹这首词的态度,他认为作为一个元帅不应该发出这种悲苦之声,应该高扬建功立业的雄浑壮阔之气,而此词太过悲苦。近代有人认为“范不应作衰飒

4、语,自杀大将威风”,同意欧阳修关于范词悲苦的评价。后来的论者,多有将此词解释为豪放,如黄蓼园在《蓼园词评》中先引用沈雄的话说:  “希文道德未易窥,事业不可笔记。’燕然未勒‘句,悲愤郁勃,穷塞主安得有之。”之后自己评论道:“文正正当西夏坐大,因自请出镇以制之。所谓’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者也。至今读之,尤凛凛有生气。”[3]1804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该词的解读实际上分为两种,一种是认为其消极悲哀的,另一种认为其虽写悲哀,实则豪迈壮阔的。那么,哪种更有道理呢?从历史上看,范仲淹当时镇守边关,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令西夏军队不

5、敢断然侵犯,但北宋军事力量的薄弱趋势仍没有较大改观。再加上北宋王朝重文抑武的国策,使武将根本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范仲淹“勒燕然”的梦想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这首词虽描述边关雄奇壮丽的景色,气象开阔,但感情基调是很低沉的,虽有豪放,但仍是以悲为主。很多评论根据词中“燕然未勒”这一典故的使用,推断其情感基调为豪放,实际上是不太准确的。霍去病说的原话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表现的确是一种豪迈自信的气概,但范仲淹引用之,说“归无计”,有一种深深的悲凉无奈在里面,后句又以“将军白发征夫泪”  作为结尾,更加深了这种悲伤和无奈,悲而不壮,这

6、与悲壮的简单判断是不同的。另外,从词的感情抒发与音韵的关系这一方面来看,这首词押“i”韵,声调低沉抑郁,也从侧面证明了此词的悲哀基调。  范仲淹后来的词作,更体现了这种以悲为美的风格,如名作《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1]735这首词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悲秋怀人的感慨,极具婉约的情志和格调。许昂霄《词综偶评》中说:“’酒入愁肠‘二句,铁石心肠人,亦作此销魂语。”[3]1309到了《御街行》,这种悲

7、情发展得更为深入: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1]735  《渔家傲》里说:“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而到这里就成了“酒未到,先成泪”,似乎悲哀在一步步地加深。“年年今夜”,从现在出发将相思时间推向无限;“人千里”,又将空间无限拓展。在如此巨大的时空阻隔中,注定相见无日,相思永远。悲哀以至深处,悲不胜悲。  二、以真为美  缪钺先生在论述范仲淹词时说:“范仲淹……作词时,

8、都是抒写真实的感受与情思,配合其内容,而产生相应的风格,纯是自然流露,并未尝有意要如何作。范词之所以可贵,正在于此。”[4]“杨海明先生说:”艺术的力量首先在于真实。唯其真实,所以深刻。“[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