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碎网络谣言,提高政府公信力 (2)

粉碎网络谣言,提高政府公信力 (2)

ID:41189212

大小:2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18

粉碎网络谣言,提高政府公信力 (2)_第1页
粉碎网络谣言,提高政府公信力 (2)_第2页
粉碎网络谣言,提高政府公信力 (2)_第3页
资源描述:

《粉碎网络谣言,提高政府公信力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粉碎网络谣言,提高政府公信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普遍热衷于从网络获取信息。但是这种网络所提供的便捷中也隐藏着极大地风险:今年三月份,受日本大地震和核辐射危机的影响,网上谣言四起,导致我国部分地区出现食盐抢购现象,严重影响了经济正常秩序。此外,还有诸如“北京、上海地铁迷药”、“玉溪地震传言”“四六级考试泄题”等一些毫无根据,甚至别有用心的传言的谣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这些网络谣言,稍不注意将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对此,政府应该有所作为,粉碎谣言,维护社会稳定。网络谣言是种通过网络传播的谣言,它利用了语言蔓延或扩散的作用,暗地在人际的互动间快速传递,误导大众,造成不良

2、的社会影响。由于网络谣言传播范围大、传播时间短、传播方式多、渗透能力大、危害性严重这五个特点,并在传播过程中不断煽起传递者的个人的情绪,形成“雪球效应”。对公共安全产生了极大地负面作用,严重干扰了人们正常的网上信息交流,如若任其发展,甚至可能威胁到社会的长治久安。对此,我认为,作为政府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一、提高网络风险意识,及时获知网络信息网络谣言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要求政府要具备一定的网络信息敏感性。政府在网络谣言控制中要建立好一定的预警机制,预防其生成,并对其危害程度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不要等到谣言发展成为公共事件后才进行处理。对于政府来讲,只有提高网络风险意识,才有

3、助于及早发现危机的苗头,及早判断网络谣言可能产生的现实危机的走向、规模,才能及早通知各有关职能部门共进行相关应对。所以,政府要要随时能够掌握足够的信息和数据,了解真实情况,强化预警机制和预测能力。在网络谣言传播之初及时了解网络民情、获取信息源。争取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二、拓宽政府信息传播渠道,提高危机处理能力。我国政府信息的传播主要依赖于官方渠道,大多以通告、文件、法案等形式,向广大民众发布。虽然提高了信息的权威性,但耗时较长,而且过于正式,有时容易引起“逆反心理”,引发反效果。对此,政府应当拓宽信息传播渠道,在面对谣言的时候,开展多种方式的辟谣行动,手机、微博、网

4、站都可以成为政府粉碎网络谣言的前线阵地。同时,各个政府部门也要密切配合、加强协调沟通、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不能自成体系各自为战,一旦出现不同部门公布的信息出现差异的话,政府公信力会受到极大冲击,甚至成为群众的笑柄。三、及时满足公众知情权,切断谣言传播链可以说,网络谣言之所以盛行,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政府与公众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公众无法判断网络上所传信息的真实性,进而出现了造谣、信谣、传谣、受谣等一系列现象。当前,不少公共部门在信息发布时带有一定惰性,有些可以对公众公布的信息不敢发布,致使其所公布的信息不透明、不完整,有的甚至与事实不服。像这样经不起广大民众推敲的信息

5、,是不会起到粉碎谣言的作用的,相反还会影响政府的形象,进一步为谣言的传播推波助澜。四、认真行使法律程序,健全网站信息发布机制政府在网络谣言控制过程中要行使好管理职能,要健全网络信息发布的相关规定。政府对于恶意发布虚假信息的网络运营商和参与者应当依照相关法律最究其法律责任,特别是对于有些新闻网站在新闻竞争的过程中往往不顾事实,利用人们对新、奇、特消息的兴趣而提升点击率从而导致网络谣言泛滥的行为,更不能对其听之任之。要通过惩治与引导建立一个良好的网络舆论体系,开展文明上网活动,打击网络谣言制造者,形成威慑力,避免网络谣言的再次出现。但要注意的是,对于谣言制造者的处罚应当合理合法,

6、否则无限延伸公家权利,侵犯公民的网络自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